精选萨特存在主义三原则(摘抄38句)

发布时间:2023-07-07 11:00:31 / 作者:admin

萨特存在主义三原则

1、当我们把上帝视为造物者时,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把他当作超级的工匠。无论我们研究哪一种学说,不管是笛卡儿的,或者莱布尼兹的,我们多少总认为理念先于创作,或者至少是伴随而来,所以上帝造物的时候,他是确切地知道他正在创造什么。因此,上帝心中人的概念亦如工匠心中切纸刀的概念。上帝根据一种程序和概念造人,恰好工匠依照一个方式和定则造切纸刀。所以,每一个个别的人都是上帝睿智中某一个概念的实现。在十八世纪的无神论哲学中,曾抛弃过上帝这个观念,但是并没有抛弃本质先于存在的想法。

2、他说道:“诗歌使用文学的方式与散文不同。”在诗词里,词语本身是由艺术行为创造出来的客体。如果将那些自身存在着、没有隐蔽的指代的事物看作不透明的,那么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诗歌是不透明的。诗歌里的词语并未失去其作为词语的意义,并不只是些音符,因为:“只有意义才能赋予词以语言一致性。”但在诗歌的范围内,我们最关心是的作为语言的词语,而不是像在散文或日常谈话的语境中那样,关心词语关涉什么,或者它们通常指代什么,因为:“对于诗人来说,语言是外部世界的一种结构。”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当他从事这一工作时,却将情感以文学的形式放到了词语之中:词语成了经过变形的感情。因此,词语与它所表达的情感之间建立起一种双重的相互关系:彼此既神奇地相似,又是“能指”与“所指”关系。(能指”与“所指”是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概念,“能指”是语言的音象,即语言的表现形式。例如我们听到语音“雪”,就是“能指”。这一语音在我们头脑中唤起“雪”的诸如形状、颜色、温度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所指”。)具体阐释可以参看我之前的回答:

3、最主要的一点,是在西方,普遍接受从柏拉图开始的决定论思想——“人”是什么,从人类诞生就已经被确定了。所以,历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都忙于对“人的本质”进行解读。但解读的结果,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背后的各种“神”决定了人的本质。存在主义哲学,主要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则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人,而不是被规定好了的东西。萨特始终宣称,他是一个无神论者。而这样的观点,是很难被不少思想受决定论浸淫两千年的人们所接受的。

4、1945年10月,萨特在现代俱乐部做了一次:“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演讲。演讲中萨特提出了著名的:“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种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明确了人是自由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做出选择,并同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5、事实上,能用什么对她证明他是上帝呢?假若一位天使对我显现,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他是天使呢?或者,假如我听到声,谁能够证明这声音是来自天堂而不是来自地狱,或者是自己的潜意识,或者是某种病状?谁能够证明他们确是对我而说的呢?

6、为什么政客,有政见的人,都从来不问宇宙?避而不谈世界?避不开时,像孔孟一样敷衍几句?他们要欺骗人。进化论,乐观主义,都是要骗人。研究宇宙、世界,必然涉及衰退、毁灭,必然导致悲观主义。

7、还有雷蒙·盖兰,本雅明·丰达纳。这两位在法国也很有名,但属存在主义边缘作家。此外,意大利、秘鲁、印度、日本,都有存在主义作家。《大英百科全书》把卡夫卡也列入存在主义作家。

8、我看到存在主义时想:存在主义行,萨特不行。他那张脸你看看。

9、萨特强调,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世界给人只能是苦闷、失望、消极和悲观。

10、不要以为哲学里可以找到真理。那是黑房子里捉一只黑猫。哲学家不过是想尽办法说,说得别人相信。黑房里捉黑猫,还是比喻不对,是一群哲学家在黑房子里你撞我,我撞你,黑猫呢,从来就没有过黑猫。

11、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12、《尼尔:机械纪元》是一个伟大的动作RPG游戏,充满了美丽的地点和滑稽、有趣的战斗。

13、03 为谁写作作家原则上是面向所有人的,但这只是理想状况。萨特认为,精神产品总是暗示性的,因为“语言是省略。”作者能说出的东西毕竟有限,他永远不可能说出一切。

14、萨特说,“自在”与“自为”的联系,依赖于“自身”;没有“自为”,“自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他说:“存在先于本质。”

15、你可以想像两类极为相似的态度:一个女子出于相让宁愿放弃她的爱情;而另一个女子出于性欲,宁可不顾她所爱的那个男人的先前婚约。表面上看来,这两种举动类似于我们先前举的那两个例子。然而,它们却完全不同。桑瑟维利娜的态度很接近于马吉·塔利维尔的态度,而与那种贪婪的掠夺态度相差甚远。

16、这是对的——在座都从苦难中出来,本来是应该被埋没的,当个小市民,但大家都有一番成绩,将来不同程度前程远大,这,就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17、这个哲学思潮于60年代开始在法国流行,开始时先在不同学科中广泛发展,出现了“结构主义人类学”、“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结构主义历史哲学”、“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各种专科流行理论,形成一个新思潮。

18、很多人都知道,在萨特之前,在近代西方有两位存在主义哲学家先驱,一位是克尔凯郭尔,一位是尼采。但其实,存在主义思想,在古希腊后期就已经存在,在古希腊后苏格拉底时期,古希腊文明走向了衰落,古希腊出现了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主义。

19、但是,突然我听到身后有脚步声:有人在注视我,我立刻觉得羞愧,而这羞愧同时就标记着我思的出现。

20、法国人当时有句俏皮话,把存在主义叫做“咖啡店里的特种饮料”。一个普通的法国人,口头也挂着存在主义的词汇。直到今天,法国人还是感谢那个时代。

21、之所以将加缪加入到1905年出生的阿隆和萨特中来,不仅因为他也属于广义的“1905一代人”,更因为他是这一代人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维度。这就是道德的维度。

22、这可使我们了解下面这些名词的意义——或许有一点夸大——例如焦虑(anguish),舍弃(abandonment)和绝望(despair)。你立刻可以看出,这是非常明了的。

23、所以,从根本上说,存在主义是一种带有悲观和忧郁气质的哲学思想,看起来人是完全自由的,是人赋予了世界意义,这是主动和积极的一面,但是同时,绝对的自由也带来了绝对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痛苦的和沉重的。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行为构成了人的一切,人的选择决定着所有的价值。但同时,我们永远也无法摆脱那种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感,这就表现为一种内疚和痛苦,甚至焦虑。所以,萨特说,存在主义者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是一种单纯的痛苦,所有承担过责任的人都熟悉这种痛苦。当我们自主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自主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伴侣的时候,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痛苦,而这种痛苦的根源其实是自由。

24、萨特除了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还是一位社会政治活动家,一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甚至被哲学家福柯称为“法国最后的公共知识分子”。萨特是二战之后创办了颇有影响力的《现代》杂志,还担任过法国第三大报《解放报》的主编。1967年,他和英国哲学家罗素等人,一起组织了一个国际战争罪法庭,要调查和审判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他们引用了纽伦堡审判中首席检察官罗伯逊法官的一句话:“如果某些暴行是罪恶的,无论暴行的实施者是美国还是德国,它们都是罪恶的。”

25、1936年起,萨特发表了哲学著作《想象力》。

26、自由理论萨特认为自为是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东西,包括自身的束缚,它不断否定、创造着自己,发展着自己,正因为人是完全自由地造就他自己,人从根本上说就是自由的。同时人的自由亦先于人的本质,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27、但是,处于同一时代的读者和作者经历了同样的事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萨特说:“读者位于完全无知与无所不知之间,他有一定的知识,这些知识随时都在变化,足以向他显示他的历史性。”作者们同样也有历史性。所以,作家能够借助于习俗和现成的价值,作者与读者共有的整个世界,利用读者知道的事情把他还不知道的事情告诉他,向读者揭示这个世界中的异化、处境、历史、从而改变它或保存它。因此萨特认为:“写作和阅读是同一历史事实的两个方面。”萨特主张用人的处境来解释作品,把写作看成对人类整体处境的自由超越。

28、从1943年开始,萨特又出版了一些列的哲学著作,其中包括《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29、1 存在先于本质 | 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

30、当我们说一个人选择他自己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指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他自己。但是由此我们也意指选择他自己的时候,他也为所有的人作选择。因为实际上,在我们选择一个我们所想要做的人的时候,我们所作的种种努力,无非是在创造一个为我们认为当然的人的形象。我们在两者之中作选择时,同时也就是在肯定我们所选择的对象的价值,因为我们不能永远选择没有价值的。我们所选择的常常是较为有价值的,同时没有对我们更有价值的,除非对大家都更有价值。进言之,如果存在先于本质,而当我们存在的时候,我们也在创造我们的形象,则这个形象是适用于所有人类和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的。我们的责任因此较我们想象的更为重大,因为它关涉到人类全体。比如,假使我是一个工人,我可选择一个基督徒的工会,而不加入一个共d的工会。假如由于这个会员的资格,我要表示,为人处世最好是忍让为先,人的国度并不在这世界上,那么我并不是独自一个人归依于这个观点。

31、简单来说,萨特所谓“自为存在”就是意识的存在,“自在存在”则是独立于意识或者说处于与意识的关系之外的存在。

32、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33、而本质的意思,大概就是说事物内在的规律和原理。

34、他说,人要在自我创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可以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承担责任。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需要自己的选择,也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只有注重行动,对创造属于自己的“本质”怀有绝对的信心,才可能创造想要的人生。

35、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最早在德国出现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盛行并传播和影响到整个西方世界的一个重要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和法国哲学家萨特,但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两人并不同意使用“存在主义”这个词,所以,存在主义更多的是与萨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36、萨特及其同代的哲学菁英,从胡塞尔(德国哲学家)那里得来翻转哲学对象的自信,否定哲学应该探讨现象背后的通则,进而否定多变、不定现象背后必有不变、贯通本体规则的假设,直接以现象,在时间之中,具备个体差异性的现象做为思考的起点。他们还从克尔凯郭尔(丹麦哲学家)那里借来了一套悖论:

37、托卡尔丘克|人在风景中看到自己内在的不稳定瞬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