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孟子的名言出处(摘抄65句)

发布时间:2023-07-01 13:03:07 / 作者:admin

孟子的名言出处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的名言出处)。

2、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4、孔孟之道,一直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必须重视内在修养的提升,才能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到无忧无惧。孟子则详细解释了这种内在力量,他称之为“浩然之气”。下面我们分享《孟子》的十句名言,感悟一下什么是“浩然之气”:

5、(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离娄下》

7、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9、(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而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11、(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13、(译文) (孟子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14、原典大意: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

15、人的一生)是祸是福都是自已种下的因果关系(招来的)。

16、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17、(70)“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18、(58)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0、(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21、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22、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23、穷困时,独自修善自己的品性。富贵时,就要为天下人造福。

24、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5、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26、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27、出自《孟子·离娄下》。不合乎礼仪,不合乎道义,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

28、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去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子女,进而去爱护全天下的孩童。如果能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就是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社会,也迈出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第一步。

2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1、(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2、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3、他这个人有点小才能,但是从来没有得知大道,(那点小才能,)正好可以害死他自己。

34、原典大意:上上下下相互追逐、攫取私利,国家可就危机四起了。

3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37、(3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8、(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3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告子上》

4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41、(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42、(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43、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但这两样东西不可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但这两样东西不可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4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45、(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6、(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8、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49、  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50、(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51、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52、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53、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54、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孟子有什么特长,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什么是“浩然之气”。

55、反思:孟夫子的这句教育名言被国人严重误读了!在很多人眼里,高分生就是“英才”。于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重金抢夺高分生成为公开的秘密。可悲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进入学校,便越来越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渐渐丧失远大理想。难怪有人戏谑地说,我们的教育是“得天下英才而愚昧之”。

56、出自《孟子·滕文公上》。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有作为的人也会像舜一样。

57、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58、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59、 (6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60、不仅如此,他还要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响当当的语言,掷地有声。如果能在金钱诱惑、贫困煎熬、强权压迫下,仍然不改心志,不放弃理想,那我们就是真正的强者,就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6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2、词类活用生于忧患(生)名词作动词,生存死于安乐(死)名词作动词,死亡

63、出自《孟子·尽心上》。自己不如别人,还不惭愧,怎么能够比得上人家呢?

64、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尽心上)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