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述名言警句,作为论点。这种议论文的开头,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新颖,而又深深信服。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先引用名言,然后加以阐释,引出论点。(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500)。
2、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心志,劳累他筋络骨骼,饥饿他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能力。
3、 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4、(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5、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6、1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7、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8、(2018年高考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9、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1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12、(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3、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14、(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5、(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16、(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7、(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8、(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19、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20、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1、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
22、(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
23、(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24、2020高考天津卷、浙江卷真题+答案公布!
25、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流淌:液体流动。
26、(译文)常怀忧患之心,才能生存下来;沉溺于安乐之中的,常常自取灭亡。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27、《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28、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29、童话的结局让一个小孩说出了真话,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30、(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1、2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3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33、☞八上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专题汇总(1-24)
34、(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35、(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36、还有一个极简单通俗的道理,你做了许多不必做、不该做、境界狭小的破事,你甚至做了伤天害理、缺德不仁之事,你哪里还有可能走上正道?至少你哪里还有工夫还有精力有大抱负、有大作为?
37、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38、(5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39、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40、(解释)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假如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希望拥有的,道义也是我所希望拥有的;但假如两样不能同时兼顾,就牺牲生命而坚持道义。
41、(译文)自我反省而发现正义在我,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42、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43、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4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5、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46、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47、“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48、(赏析)在“鱼”和“熊掌”的价值选取对比中,人们倾向于价值高的熊掌。以此譬喻,在“生”和“义”的对比中,孟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义”。因为人的一生中,“义”比活着更为重要。“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舍生取义”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成为中华民族志士仁人高尚的价值取向。
49、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1、以己之长克人之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智者胜。
52、2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县)
53、“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自己或者别人的坏处感到羞耻和厌恶的心,不能算是人。
54、 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怕招来杀身之祸。
55、(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
56、(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
57、作者回忆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哪些有趣的事?
58、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59、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60、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61、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62、4于是他点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像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63、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既天真大胆,又率直肯定。
6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65、(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
66、山东孟鑫超市有限公司d支部探索形成“双聚双带双促进”的d建工作法,即通过文化聚人,d建聚力,发挥d员一人带一店,一店带一片作用,着力打造出“筑梦d建”品牌,为实现促文明传承,促企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努力共筑个人梦、企业梦和中国梦。
67、《道德经》最厉害8种思维颠覆你的大脑,读完真的不一样!
68、“他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如同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作者这样有怎样的言外之意?
69、(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70、⑦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71、(译文)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72、(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73、(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7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75、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76、(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77、(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78、养心莫善于诚。——荀子释义:君子保养身心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
79、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80、正反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证可以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还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突出论点。
81、(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
82、(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4、(译文)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