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5、(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6、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7、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8、(译文)贤明的人以自己清楚明白,使他们清楚明白;如今的人却以自己的模模糊糊,想使他人清楚明白。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和出处)。
10、(感悟)人活着,就应该坦坦荡荡,明明白白,无所愧疚。
1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12、(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3、(解释)拥有道义的人有很多人相助,失去道义的人又很少人帮助。有很少人帮助到了极点,连父母妻子兄弟都背叛他;有很多人帮助到了极点,整个天下的人都归顺他。
1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5、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16、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7、译文: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1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0、(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21、(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23、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2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5、(1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26、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2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8、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1、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2、(译文)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33、孟子是个思想家,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大师,他的思想和行为,由弟子辑成《孟子》一书。
3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36、(赏析)面对贫穷的折磨、暴力的威胁和富贵的引诱,孟子的这句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37、(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38、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3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40、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4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42、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3、释义:有德才的`人便是能保持那种婴儿般天真纯朴之心的人。
44、释义: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灭亡。
45、《孟子》一书共3万多字,是儒家四书之中篇幅最大的一本,它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46、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4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4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4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5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文: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 出自《孟子·媵文公下》。
52、(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5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
54、“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
55、(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56、(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8、“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
59、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6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61、“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62、(译文)(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6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6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65、(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66、(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6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8、(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69、(2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0、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71、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2、周周日:08:00 12:15 16:35
73、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74、(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5、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是: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孟子离娄上》
76、(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77、(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78、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79、这样的精英要求尊重礼遇,高看自己。“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此言,带几分狠劲!
80、我认为,不朗诵——大声朗诵,无法感受到《孟子》那种如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的气势。
81、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2、(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3、(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84、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