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摘抄77句)

发布时间:2023-08-16 11:34:34 / 作者:admin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1、选言推理:最后追溯到“推进到划分出来的各环节的集合”,即上帝。

2、通过我阅读了章启群教授的(新编西方美学史),我总结了一些要点,具体来讲,人们的知识在认识一个对象时,是通过“先天综合判断”来进行的,这个“先天综合判断”包括两个过程,一是,通过感官把一个对象纳入到时间和空间这两种形式中,通俗来讲就是通过一种直觉对这个事物有个最初的印象,由此得到感性的认识。但由于人感官能力的不同,感性的认识就具有不确定性,感觉到的事物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要想获得确定的知识,就要有“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二个过程,也就是要把感性知识纳入到知性的范畴,也就是纳入到一些概念里面,例如,你和我听同一个声音,我听到的感觉叫做a,你听到的感觉叫做b,假设a和b都是钢琴的琴声,在有了琴声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就有了对于a和b这两种声音的一个概念,否则我们无法描述它到底是什么。

3、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4、在康德之前,数学被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标准先验知识,也是一种“分析判断”,类似1+1=2是不需要借助任何经验的,数学和几何学都是一些简单的公理和定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具有高度的必然性。(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5、道德先验论(绝对主义),道德取决于其动机,而且有人类普遍认同的道德(即先验的道德)

6、所以,尼采道破了天机:我们始终面临着虚无主义的威胁。

7、首先,康德哲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号称“批判哲学”,康德明确宣称“我们的时代是批判的时代,一切东西都必须经受批判”。批判精神的提出是西方理性精神的一次飞跃。西方理性精神从古希腊以来经历了四次大的飞跃。首先是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逻各斯”的发现,它导致西方人对“一”即普遍规范的追寻,从而为理性精神(逻各斯中心主义)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然后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反思精神,促使逻各斯精神进入了一个从低向高层层递进、不断超越的无限有序系统。第三是近代笛卡儿的怀疑精神,使理性达到了能动的主体即自我意识。第四就是康德的批判精神,它使理性的主体能动性开始发挥其自我批判和自我建立的作用,从而首次使理性成为人类一切认识、道德和历史活动中的最高原则。正是凭借同一个批判精神,康德哲学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遭受到了最深刻的批判,但也正因为如此,康德的批判者也恰好都是康德的继承者,康德的理性批判成为了康德哲学永恒的功勋和荣耀。自从康德以后,人类社会、特别是人类思想就进入了“批判的时代”,直到今天还是如此,以后也不会丧失批判精神。批判不再只是个别人或某个时代的特征,而成了人类精神生活中必要的基本素质。

8、第康德的世界主义和全球化观点对我们的时代也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毕生不愿意迈出哥尼斯堡的康德却具有“世界公民”的眼光,这种眼光与当前流行的“文化相对主义”不同,是以历史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进化为线索的。只有从这一立场出发,康德才能预测人类由恶向善的前进和“永久和平”的实现,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指望现实世界的弱肉强食有一天会停止。但康德的世界主义又不是一种温情而无奈的期待,他清醒地意识到人类全球化历程的艰难,战争的血腥和民族矛盾的不可调和,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在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中人的道德意识的觉醒。在“文明冲突”的今天,康德的这些观点特别值得我们深思。当代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冲突虽然包含有野蛮与文明对抗的因素,但整个却是原始野蛮的“丛林法则”在文明时代的重演。霍布斯当年所描述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今天正在各国之间、各种文化之间以世界规模进行,却不再有一个世界君主来充当裁判。我们甚至可以预料,将来即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消除了贫困,但在文化上的鸿沟却仍然难以填平,经济的发达并不能减少战争的危险。地球资源的耗尽和移居外太空的滞后就足以使人类倾向于互相摧毁。我们至今还看不到人类避免自身这种悲惨结局的方法,除了康德所指出的人类道德上的提高。我们以往的道德并没有告诉我们,当人们遇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其他人类时应当如何与他们打交道。我们只是出于利害和临时的考虑才和其他社会的人群结成暂时的联合,一旦触犯自身利益,马上原形毕露。许多民主制度十分完善、几乎很少再有改进余地的国家,他们的民主只在自己国内推行,而无法运用于国际关系中。但也有些迹象表明,一种全球化的道德正在悄然形成。“11”事件后,即使在那些实际受害或可能受害的国家,反对“以牙还牙”的呼声也在日益高涨。由于环保意识的普及,跨国公司的企业也不得不考虑所在国的环保问题,以免给自己的声誉和销售带来损失。欧洲联盟的建立显然促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种族和民族的偏见及历史恩怨的阻力,而走向一个更为合作与和谐生活的时代。全球化肯定不只是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全球化,而同时应当是文化心态和道德意识提高到可以互相宽容、互相协作的结果;也不应当只是“多元并存”,而是谁最先意识到并且最能够做到文化宽容,谁把自己的道德意识提高到能够宽容其他文化,谁就能在多元中占据主导地位。

9、(4)康德的这种安排,很像是太极拳中的虚实结合,让你无论用什么招数,都奈何他不得。什么时候才能把康德的太极拳招式忘掉啊???!!!出自《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拳的桥段。

10、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也十分著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11、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12、康德总结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故而,人是自由的。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

13、1770年之前,他主要研究方向是自然科学,作为一位非常博学的自然科学家,康德在1755年,他31岁的时候,匿名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也有人翻译成《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在书里面,康德大胆地否定了宇宙起源的神创论,提出了宇宙起源的“星云假说”,第一次用科学观点回答了宇宙的成因,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4、你设定一个不可能认识的东东必须有,此事荒唐透顶,而且与你一切知识必从经验相矛盾。不如取消了物自体与先验自我,无我无物才是最高、最牛x、无人可以超越的境界。”(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15、统觉:指主体能够说“这是我的”的任何经验。=“自觉的经验”,“意识的统一先于直觉的所有材料”=统觉的先验统一。(孙:这个解释比较有意思)

16、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

17、康德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进行了转换,传统的方式认为,事物本身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人类运用感性或者理性能力去认识它们。但康德说正好是反过来的,其实人类的认知能力才是中心,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外界事物反馈给我们的样子,比如刚才那个红色的苹果,苹果真的是“红色”的吗?其实在其他动物、比如蝙蝠和猫等对不同光波感受不一样的动物看来,苹果可能是“灰色”,甚至其他动物都没有“颜色”这个概念。

18、先感受他的语言,康德哲学话语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语言坚定、温和、节制、中道,他摆明自己的观点,解说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理清自己的观点,条分缕析,清清楚楚。在理清自己的观点这一步上,康德先罗列出对方的观点,简述对方的思想主旨,然后指出对方的思想缺漏,到此便也是真伪明辨了,论述其间,康德对对方的漏洞无有一语尖利鄙薄,言语平和,意志明确。

19、本体论学派在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影响之下,强调康德的“自我意识”并非纯逻辑的,而是《实践理性批判》中的道德伦理的“自我”,“自我”的意义就在自由意志、自由选择,自由地决定自己与外界的关系等等。这样,所谓“先验自我”吞并“先验对象”便具有了本体论的反理性主义的神秘意义。

20、20世纪西方哲学以反主体性著称,康德哲学和尼采哲学却都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他们之所以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康德是因为他对理性的审慎态度,在尼采则是因为他对理性主义的猛烈批判。我们的时代是尼采的时代(上帝死了),不过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康德来“中和”尼采。换言之,我们也许无法使已经死了的上帝“复活”,但是当我们难以忍受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的时候,当我们不能以超人的态度超越虚无主义的时候,康德之谨慎的道德理想主义仍然是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

21、哲学问题构成了一个“问题域”,其中有些问题是关键性的,我们可以称之为“核心问题”。这些“核心问题”之所以是“核心问题”,不仅在于它们涉及哲学的主要对象,而且在于哲学家们对它们的解答“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到整个哲学的基本精神和趋向,甚至引发哲学的革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哲学家都以“核心问题”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也不是研究核心问题的哲学家都能对哲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过如果一位哲学家对哲学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一定是因为他所研究的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

22、一个部分论证结束,进入下一个部分论证,过渡一样建立内在联系。从先验感性论到先验逻辑论,开始,康德一样先辨析关涉先验逻辑的各个概念,所涉概念有关于先验感性论中的直观和感性、纯粹性和经验性、感官和现象。对此,康德不厌其烦地再一一解析。此时的解析虽然等同于前面的解析,但话语稍有一些改变。比如先验感性论部分讲到的直观和概念、纯粹性和经验性、质料和形式。在先验逻辑论里也都关涉到了。但此时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是知性的概念,概念有自发性;再比如感官,康德说:“知性不能直观,感官不能思维。”;还如康德先讲“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在此细解说“直观和概念构成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其中后一句将经验做了其内含要素的分解,意含直观是感性的,概念是感性自发的,直观形式和概念知性将先验和经验联动,构成一切知识的要素。这样,前后部分也就融贯一体了

23、但是,黑格尔的解决办法也带有根本的失误。黑格尔失误在于,他不是把二律背反作为关于思辨综合判断的思辨逻辑规律,而是把二律背反看作是客观实在的东西,把辩证矛盾思辨综合判断之间的抽象关系,同实在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等同起来了,把本体论中的实在矛盾同作为辩证矛盾思辨综合判断的二律背反等同起来了。因此,黑格尔也没有根本解决二律背反的本质问题。尽管黑格尔主张可知论,但并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论基础。

24、把感性杂多的共性抽出来形成的概念=具体到抽象=分析的统一。

25、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26、《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27、分析哲学的动机(2015-研究生分析哲学)|黄敏

28、第三类:包含一般思维的一切对象的条件的绝对统推论一个一切主客观所有条件的绝对统这就是上帝。

29、康德认为,对象只能给予我们以杂多的感性表象,要把这些杂多的表象联结起来,不是感性本身可以做到,这要靠想象力;想象力又要把所联结的归属于概念,概念才使综合成为统一。“联结是唯一不能由对象给予的”,“综合是主体的自我能动性的活动”。

30、3)理性的理念。由此通向“道德实体”的伦理学。

31、今年是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诞生280周年、逝世200周年,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在展开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两百年来,还没有一个人作为纯粹哲学家的声望能够超过康德的。而在今天,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康德思想的魅力还有愈来愈强烈之势。两百年来,一个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哲学家,早已经被无数的人宣布批倒批臭了,却仍然如同巨大的山峰巍然高耸,虽然并不见得“可信”,但却如此“可爱”,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从康德那里究竟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教益?我想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32、康德认为在数学和物理学在经历过这样一个漫长的小学生阶段之后,才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

33、这里逻辑性比较强,简单来说,康德认为,我们制定了,判断是否为,真理的标准,但是,判断这个评价标准的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无限往后推的话,就需要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这个标准或者康德所说的标准参考的“对象”存在吗?

34、先验感性论的关键性概念是先验、感性、直观、时间、空间,对此,康德从认识主体开始,从主体认识结构层次逐级展开,解析对象、刺激、接受能力、表象能力、感觉、感知,直观,一个个概念解析完毕,再进行必要的廓清。如先天和先验的区分,经验和经验性的区分,现象中质料和形式分解等。最后进行概念之间的勾连,使其建立关系,关系之间嵌入论证素材,犹如高屋建瓴,砖瓦先行。

35、1740年,16岁的康德进了柯尼斯堡大学,由于家境贫寒,没进行硕士论文的答辩。直到1748年,24岁的康德才终于从大学毕业,后来他父亲去世了,他生活也因此陷入困境,大学里没有他的位置,于是,他决定到柯尼斯堡附近的小城上镇去做家庭教师。

36、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不可置疑的。但是他又说:是否有这种不依靠经验,乃至不依靠任何感官印象的知识,这至少是需要更慎密地去审查的一个问题,而且是不能立即轻率答复的问题。

37、庄子一旁听后,笑道:“境界不低呀,得出类乎弥勒佛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但物自体与先验自我不可知却必须设有之论,尚末到他的最高境界。

38、黑格尔在对康德哲学的扬弃中,对二律背反极其重视,并推进了这方面的研究。康德仅仅提出了四个二律背反,黑格尔却指出了二律背反的普遍性。他在《逻辑学》中指出:“有多少概念发生,就可以提出多少二律背反。”(2)他还指出:“独断论坚执着严格的非此必彼的方式。比如说,世界不是有限的,则必是无限的,两者之中,只有一种说法是真的。殊不知,具体的玄思(玄思即思辨—引者注)的真理恰好不是这样,恰好没有这样片面的坚执,因此也非片面的规定所能穷尽。玄思的真理包含有这些片面的规定自身联合起来的全体,而独断论则坚持各分离的规定,当做固定的真理。”(3)更为重要的是,黑格尔对二律背反作出了可知论的解释。在黑格尔看来,认识对象的自身就是二律背反的,当然理性认识中出现二律背反是必然的,这也正说明人是能够认识世界的普遍本质的。(4)这样,黑格尔肯定了二律背反的客观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39、定言推理:最后追溯到“本身不再是谓词的主词”,即灵魂;

40、三大分类是科学知识的来源,但是三大分类之外还有人们没有认识的东西,即康德所说的“物自体”,那是人不可直接接触的领域,只能通过信仰来取得,这就是道德,艺术,神学的领域。

41、对于这个命题的含义,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说:

42、把知识与人类旨趣或利益如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说是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在元理论层次上向实用主义的靠拢。“为知识而知识”的原则讲不通,这算是一个客观理性向主观理性转变的一个结果。(童世骏)

43、其次,康德哲学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倾向。近代以来,人类越来越走入了科学技术所造成的精神迷宫,真善美的价值越来越让位于经济实用的现实需求,上帝已死,宗教信仰只剩下休谟所说的“习惯”的意义。康德在两个世纪之前就提出人类出于自己的道德本性必须对上帝加以“悬设”,认为这不是什么自我欺骗或自我安慰,而是从人的自由这一“事实”所作出的推论。这是对人性的深刻洞见。人的本性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悬设一个“理念”让自己去追求,不管这个终极理念叫做“上帝”还是别的什么,否则人就跟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区别。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都证明,人的创造性就在于把原先认为不可能甚至不可思议的事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实现出来,因而人的本质并不能仅仅归结为他所创造出来的现实事物,而在于他的不断创造的精神力量。人类终极目的的悬设正是激发他的无穷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这一条件之下,人的本质潜能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丰富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人才能日益完善自身、摆脱自己受(自然界和他人)奴役的状态。两百年后回头反观康德的理想,我们更是深感这种理想主义的缺乏乃是现代社会一切病症的症结。

44、“天空、太阳、月亮、星星以及天上所有的东西都站着不动,除了地球以外,宇宙间没有什么东西在动。地球以巨大的速度绕轴旋转,这就引起一种感觉,仿佛地球静止不动,而天空却在转动。”

45、康德在接触休谟之前,欧洲大陆是理性主义的主战场,理性主义思想在欧洲大陆是主流思想,而康德说的“独断论”其实大概就是说当时的理性之上,纯粹理性的决定论。

46、今天发的是《纯批》的最后一期,也是康德哲学认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希望坚持到第四期的16个人,能有一半左右坚持看完。(抹泪)

47、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不存在不参照公共世界的关于经验的知识”。

48、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49、(2)能拿得上台面的哲学家都得有自己的本体论,否则一整套理论的基础预设就没有了。康德聪明就在于,把自己的本体论设定为“物自体”,认识论边界的彼岸,道德哲学的“上帝”。明明两套东西,却用一个“纯粹理性”统摄,这算是不可推翻的全称判断吗?

50、这种思维转变还表现为:在数学领域,最初关于等腰三角形的知识,一般是来自于对现实中的各种三角平面的观察;到了后来发生了转变,人可以不用观察现实的三角平面,只需要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判定定理,就可以判断客体是否是等腰三角形。从前作为客体的三角平面规定我们的理性,要求我们承认它是等腰三角形的样子,现在倒了过来,我们可以依据判断定理,通过证明,要求客体符合我们的规定。——从前是客体规定理性,现在是理性规定客体。

51、知识开始于经验,但是又不依靠经验。这句话看起来就有点矛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是如何产生的?

52、《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与《判断力批判》,在这三大批判中,康德把人的知识分为感性,知性,与理性三个阶段,感性对应感觉经验,知性对应知识概念,理性对应知识体系。

53、康德哲学是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开始的,不同的是他并不怀疑普遍必然性原则存在,他认为自己要做的是为已有的科学知识寻求其可能性条件,并划定科学知识的范围,从而为科学重新奠定牢固的基础。

54、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

55、“统觉的原始综合统一”即“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这个问题包含在“先验分析论”的“范畴的先验演绎”中。

56、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必然的知识,本质的规律,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休谟的这种思想对后来很多哲学家,甚至科学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15年12月,爱因斯坦在写给维也纳物理学教授的信中承认,正是休谟的思想启发了他的广义相对论。

57、康德出生于1724年的,德国柯尼斯堡。他一生可以说是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的学者生活,至1804年去世,他都从来没有踏出过,他的出生地柯尼斯堡,甚至诗人海涅说:康德一生都没有什么生平可说的。

58、B、想象中再现性的综合:表象必须保存在记忆中,由想象(康德称“盲目而不可缺少的心灵的功能”)使之再现,这样才能使感性杂多联结成一个系列,使一个知觉和另一个知觉能衔接统一起来。否则后者起而前者忘,也不能有任何完整的表象了。这个过程是在时间(内感觉)中进行的,即“想象中再造的综合”。

59、康德思想的发展,以1770年他提出教授就职论文为界,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他埋头于自然科学研究,提出了“关于潮汐延缓地球自转的假说”和“关于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

60、政治方面: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61、(李泽厚)暴露先验幻相的谬误和矛盾的方法,就是辩证法。幻相之所以是幻相,在于将主观(认识)的必然性当成了客观(存在)的必然性,辩证法就是要掲出这个矛盾。康德提出了四个二律背反来揭示。

62、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63、休谟认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我们的所有认知依赖于“时间和空间”,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子。而康德的哲学中,时间和空间也是至关重要的“先天纯直观”,关于什么是“先天纯直观”后面我们介绍到。但是这里我要感叹一下,休谟写《人性论》的时候才26岁!已有如此深刻的思考和深刻的洞见。

64、所以,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用事实去定义真理,又用真理去检验事实,这是一个典型的:循环论证。

65、如此的行文步骤和学理逻辑,加上前后内在的严密论证和反复解析,是最有利于初涉康德哲学者阅读的,只要进入他的话语逻辑,只要深入文本本身,可以说几乎不借助什么工具书籍,就可以读懂他、理解他。

66、我总感觉尼采用铁锤思考的方式比较适合于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则需要康德。

67、哲学家康德把人的知识分为现象界和物自身,把认识的能力分为理性,知性和感性。感性即感官能力,例如视,听,嗅,味,触等。知性是运用概念的一种能力,类似于智力。理性是一种把握无限的能力,例如自由,宇宙,灵魂,上帝,也是一种把握本体的智性。在康德看来,我们对现象世界的知识,包括整个自然的科学,主要都是依靠上述三种认识能力中的“知性”。

68、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69、孙:哈贝马斯在元理论层次,将实践后的效果=人类旨趣或利益,赋予了本体论的地位。康德的元理论,是不可知的物自体=没有最高最后的本体。但康德仍然设定了“人是目的”这样的带有本体论性质的终极价值,留下启蒙时代的烙印。

70、我曾经把康德面对的哲学问题归结为三个问题:理性的危机、自由的失落和形而上学名存实亡,归根结底是形而上学的问题。(1)简言之,在康德的时代,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的争论陷入了困境,理性的有限性问题“浮出水面”。另一方面,卢梭以标新立异的方式突出了自然、自由与文明、进步之间的矛盾,导致启蒙主义开始了自我反思。与此同时,作为哲学核心部门的形而上学面对休谟的怀疑论和法国唯物主义的攻击,名存实亡。对康德来说,所有这些问题亦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在严格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世界上,人究竟有没有自由,有没有不同于一般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和尊严?康德之所以把问题集中在自由问题上,是因为在他看来自由才是促使形而上学产生的源泉和动力。就此而论,康德所面临的问题是形而上学问题,也是我们称之为“终极关怀”的问题。康德曾经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哲学问题归结为三个问题:我能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后来又加上一个问题:人是什么?康德回答这些问题的出发点是: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而他回答这些问题的思路则是:限制知识,为信仰留地盘。(2)这既揭示了康德与启蒙主义的区别,也标明了康德哲学的古典性质。

71、近代哲学主要把理性理解认识能力,科学作为其成果亦是其力量的证明,因而所谓理性即是科学理性。虽然真正意识到理性主义的局限要等到19世纪下半叶,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熄灭了理性头上的神圣光环,但是康德已经敏锐地预见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科学理性的发扬不能证明人的价值和尊严,证明的是人的有限性;不能证明人的自由,证明的是必然。更重要的是,科学理性作为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度的,无论信仰还是道德,皆非理性所能企及。因此,理性无论如何不能承担上帝的职能。当上帝被迫逊位而理性却不能登基坐殿的时候,人们面临的就是虚无主义的威胁。

72、康德的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成了不可知论者的经典理论根据之同时也推动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形成。

73、那为什么康德如此重要呢?一方面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创建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论体系,从基本概念,到思维方式都深深地打了康德哲学的烙印。康德哲学之所以难懂,很大一分部分原因就是,在他的书里面,处处都是独创的,生僻的概念。

74、理性有推论的一面(监督知性,结合感性达到认识=真理),也有超越的一面,即理性通过知性追求一种全部经验的完整统一体的一面。

75、康德:“一切纯粹理性的哲学的最大也许是唯一的效用,只是消极的;因为它不是用来扩大纯粹理性的工具,而是限制纯粹理性的原则,它不是去发现真理,而只有防止谬误的功劳”。通过给知性划界,指出灵魂、自由意志、上帝这些形而上学的实体,由于没有感性直观的经验基础,不能提供有关这些实体的任何材料,超出了知性所能适用的范围,因而不是认识的对象。(康德的谦虚)

76、第康德的世界主义和全球化观点对我们的时代也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毕生不愿意迈出哥尼斯堡的康德却具有“世界公民”的眼光,这种眼光与当前流行的“文化相对主义”不同,是以历史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进化为线索的。只有从这一立场出发,康德才能预测人类由恶向善的前进和“永久和平”的实现,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指望现实世界的弱肉强食有一天会停止。但康德的世界主义又不是一种温情而无奈的期待,他清醒地意识到人类全球化历程的艰难,战争的血腥和民族矛盾的不可调和,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在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中人的道德意识的觉醒。在“文明冲突”的今天,康德的这些观点特别值得我们深思。当代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冲突虽然包含有野蛮与文明对抗的因素,但整个却是原始野蛮的“丛林法则”在文明时代的重演。霍布斯当年所描述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今天正在各国之间、各种文化之间以世界规模进行,却不再有一个世界君主来充当裁判。我们甚至可以预料,将来即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消除了贫困,但在文化上的鸿沟却仍然难以填平,经济的发达并不能减少战争的危险。地球资源的耗尽和移居外太空的滞后就足以使人类倾向于互相摧毁。我们至今还看不到人类避免自身这种悲惨结局的方法,除了康德所指出的人类道德上的提高。我们以往的道德并没有告诉我们,当人们遇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其他人类时应当如何与他们打交道。我们只是出于利害和临时的考虑才和其他社会的人群结成暂时的联合,一旦触犯自身利益,马上原形毕露。许多民主制度十分完善、几乎很少再有改进余地的国家,他们的民主只在自己国内推行,而无法运用于国际关系中。但也有些迹象表明,一种全球化的道德正在悄然形成。“11”事件后,即使在那些实际受害或可能受害的国家,反对“以牙还牙”的呼声也在日益高涨。由于环保意识的普及,跨国公司的企业也不得不考虑所在国的环保问题,以免给自己的声誉和销售带来损失。欧洲联盟的建立显然促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种族和民族的偏见及历史恩怨的阻力,而走向一个更为合作与和谐生活的时代。全球化肯定不只是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全球化,而同时应当是文化心态和道德意识提高到可以互相宽容、互相协作的结果;也不应当只是“多元并存”,而是谁最先意识到并且最能够做到文化宽容,谁把自己的道德意识提高到能够宽容其他文化,谁就能在多元中占据主导地位。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