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全解(摘抄36句)

发布时间:2023-08-16 11:30:36 / 作者:admin

论语全解

1、而最高一层是“人不知而不愠”,超然的“君子”之乐,无忧无虑,恬淡虚无,好比到了“圆觉”境界。

2、主讲:傅佩荣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曾被台湾《民生报》评为“大学热门教授”。傅佩荣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谨严,创见迭出,是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一流国学研究专家。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他态度真诚,声调感人,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近年来,傅教授每年演讲达200多场,足迹遍及中国大陆、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地,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2008年获中国大陆媒体评选的“中国文化领域风云人物”。

3、   我对《论语》的理解,限于我的人生阅历和古文学养,可能就是歪批邪解,读者诸君自然可以做多种理解。我这样写下去,也算是对自己无知的一种填充或者辩解吧!

4、这就要从一个故事说起,据《辞海》说,这个故事记载在宋朝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

5、由此可见,论语的版本都经过如此多的变迁,那么其解读更是千姿百态,尤其是不同时代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6、易经是一部关于变化、关于时间的书,它用六十四卦,每一卦六个爻辞,穷尽了世间所有的变化。圣经上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所有天真的、质朴的、愚妄的、邪恶的、悖逆的,它们都应时而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都是“好的”。而一旦你通晓了事物的变化,那么对于自己所听到的每一种观点,就能窥见它的来龙去脉,知道它处于哪一个时间段,是怎样产生的,未来会往哪里变化,那么就自然而然的“耳顺”了。

7、为了更清楚地弄明白《论语》中“文”的不同意义,我们对《论语》的“文”一一做了分析对比,并按词性与用法大致将所有“文”分成了三大类,以便逐一释解。这三大类分别是:一是作为名词的“文”;二是作为动词的“文”;三是人物谥号中的“文”。以下将《论语》中的“文”放在具体语境中作逐一释解:

8、现代考古和训诂考证:多半认为论语由孔子门人子夏和仲弓编撰还是比较靠谱的。

9、当我着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要把一个模糊的感觉转化成为一个清晰的呈现,原来并不容易,很多东西是难以厘清并予以归类的。我读《论语》,感觉比读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还有趣,那么,《论语》就是许多故事了。小说还有些不真实,而《论语》全是真人版的,真实的故事当然比虚构的故事生动。那么,我为什么能从《论语》里读出故事而学生们却不能呢?我明白了,我是一个喜欢古代文化的人,我的肚子里装着一些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能引导我把孔子的简短对话串联起来,构成故事。而学生们无论是背景知识还是生活体验一定都还有不如我的地方,他们无法作这样的联想与串构,在我看出故事的地方,他们只看到说教,因而,对我有兴味的言语对他们来说也就淡而无味了。

10、皇侃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三:文章者,六籍也。六籍是圣人之筌蹄,亦无关于鱼兔矣。六籍者,有文字,章著焕然,可修耳目。故云夫子文章可得而闻矣。

11、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长第五)

13、这三句话也代表了三种环境、三种时空,从自我到社会到天下,由己及人、由近及远,这就是儒家为道的阶梯。儒家的意识最终是一种天下的意识,《大学》概括为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充分体现了这种逐步放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4、     (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5、可见可谥为“文”的情况是十分多的。孔文子谥号“文”是因为其勤学多问,而公叔文子则是因为与贤同升,名实相符,故而孔子肯定他们均可为“文”相反对臧文仲谥为“文”却不以为然。从谥“文”的条件看,“文”在当时还具有褒扬的意味,代表对人的德行、事功、才华等方面的肯定。而就词性来讲,谥号之“文”略带有形容词性。

16、      (翻译)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第五)

18、敬,文之恭也;忠,文之实也;信,文之孚也;义,文之制也;智,文之舆也;勇,文之帅也;教,文之施也;孝,文之本也;惠,文之慈也;让,文之才也。文之所施不故古之为谥者多谓之文。

19、公子朝是南子的情人,而这一对情侣又同时是卫灵公的男宠与女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男女关系真是乱七八糟。故事必须讲到这儿,这是必讲的,因为这是孔子与桓魋发生矛盾的根本原因。桓魋为什么恨孔子?就是因为孔子反对他们这些乱七八糟的人。桓魋是什么东西,他是宋国国君的男宠,因为国君的宠爱而混上宋大司马的高位。大司马是什么官?是宋国执掌军队的最高武官,也就是三军总司令这样的职务。这也是必须要讲的,因为他位高权重,所以,他的行为才露出破绽的。

20、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1、宋翔凤(1776-1860)是清代中叶常州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之其学得舅父庄存与之传,既精名物训诂,又发扬西汉今文经学的微言大义。《论语说义》成于道光二十年,综覈古今以发仲尼微言,其论多引公羊家说。《儒藏》本为《论语说义》第一个整理本,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甘祥满、周锋利校点。《论语说义》有两个版本,道光咸丰间《浮溪精舍丛书》本和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皇清经解续编》本。《儒藏》选择校刻更精的后者为底本,前者为校本,一册在手,该书各本的情况即可了然。

22、(明)蔡清《四书蒙引》卷七:文者讲学之事。

23、朱熹《论语集注》卷六: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

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5、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jtVT7-kjk51jh8TX2Y5bg提取码:r3js  书名:论语全解

26、我相信,这样讲《论语》一定能把《论语》上出鲜活的味道来。《论语直解》的解读目标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

27、   学而时忘之,不亦爽之;来友慎待之,不亦理性也;君不知而指出,不亦君子乎?

28、[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29、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椁,犹犬羊之椁。”(颜渊第十二)

30、孔子说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篇第二十》)根据他的自述,五十岁之后,他就成为了一个君子。但是接下来,孔子的思想发生了一个转变。

31、原来,桓魋在宋国就像公子朝在卫国的情形一样。如果学生还不太知道公子朝,我们就往前再走一步,说到卫灵公的宠姬南子,这个差点让孔子绯闻缠身的名女人,学生总该有点知道吧。公子朝与南子是情人关系,而南子是卫灵公的宠姬,公子朝又是卫灵公的男宠。桓魋与公子朝是一类人,那么,桓魋是个什么东西,与宋君是什么关系,也就清楚了。

32、朱熹《论语精义》卷二上引尹川语:文籍法度。

33、这大概是《论语》里被引用最多的一番话了,自古以来对它的解读无数,但是很少有人能把它说得很清楚,因为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才能理解。

34、本人按:此处是文与学合成“文学”一词的最早出现,但其实,该“文学”还不能真正称为一个完整的词,而只是“文”与“学”的组合,意即文之学也。其含义包括一切典籍文章之学,在当时主要就是指六艺之学。然此处之“文学”与孔门四教文、行、忠、信之“文”并不可划等号,文学与德行、政事、言语四者,均出自“文”的教育结果。换言之,孔门弟子学的均是“文”,然而各有擅长。子游、子夏擅长之“文学”实指学术研究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当然还是六艺。然而与前面所讲的“文”、“文章”是不同的。质言之,前面的文、文章是指六艺本身,此处之文学是指对六艺研究与学问,可称之为“六艺学”,亦即吴林伯先生所释之经学。

35、[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