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托尔斯泰的主要经历(摘抄89句)

发布时间:2023-07-13 11:35:25 / 作者:admin

托尔斯泰的主要经历

1、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托尔斯泰被调到多瑙河战线,1854年底到达战事中心塞瓦斯托波尔。1854年11月至1855年8月,这位未来的大文豪作为著名的4号棱堡的一名战士参加了被土耳其军队和英法联军围攻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由于在战斗中表现英勇,托尔斯泰被授予四级安娜勋章和“保卫塞瓦斯托波尔”及“纪念1853-1856年战争”奖章。托尔斯泰曾多次获得乔治十字奖章提名,但从来没有获得过这一奖励。

2、 教师导语: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许多作家为他写传记,课文节选自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4、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5、 自信心给了他幡然顿悟的机会,大概他意识到自己与那些小混混的不同处在于一种潜在意识的优劣的比较,类似的非尴尬,在日记聚明确结论, 自己八种“病”:(托尔斯泰的主要经历)。

6、可以说,托尔斯泰的一生都贯穿着这种对生命意义和死亡救赎的不懈探寻。正如伊利亚所说:“父亲的精神转折不能被认为是他生命中某种新的出乎意料的事情,这些怀疑和探寻在本质上仅仅是那种不懈探索的继续,这种探索从他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并持续了他整个一生,只不过暂时或局部被他的艺术活动和对他而言全新的家庭生活压下去了”。

7、最后,我们一起学习了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段落,抓住6-8段里面的比喻句、夸张句,还有文中描写眼睛的形容词,同学们能够概括出“犀利”、“富含感情”、“威力无比”等特点。文本处理完了,我开始回到课堂的最初:欲扬先抑。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同学们结合文本,很快就知道前半部分对于外貌的描写是“抑”,后半部分对于眼睛的描写属于“扬”。而且大家也知道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使文章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前后对比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8、教师归纳:洞察一切   平民意识  天才灵魂  良知作家

9、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10、《琉森》以作家旅游瑞士时的见闻为基础,揭露资产阶级的自私本性和资本主义同艺术相敌对的实质。但这里已出现否定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进步意义的倾向,他的批判又是从抽象的宗教、道德的真理出发,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最初表现。

11、当晚十点多钟,开往彼得堡的列车缓缓驶离车站。我躺在硬卧车厢的铺位上,听着车轮有节奏的连绵向前的哐当声,心里禁不住依然思绪起伏,浮想联翩,满脑子都是安娜·卡列尼娜与车站、火车、铁路密不可分的故事。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安娜的真正显身是乘坐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火车,安娜与冥冥中的冤家伏伦斯基初次相遇是在莫斯科的火车站——现在是列宁格勒火车站,小说里是彼得堡火车站(沙俄时代的名称)。很快,心潮澎湃的思绪把我带到小说中描写安娜在莫斯科与伏伦斯基相遇后、乘火车返回彼得堡的那个部分,那个预示着安娜必将陷入后来把她连生命都焚毁了的爱情的部分。当时,安娜已经在莫斯科场面宏大的舞会上点燃了伏伦斯基的激情,伴着窗外面呼啸的大风雪,她在昏暗的车厢里一边读一本英国小说,一边反复重温在莫斯科的经历。想到那场舞会,想到伏伦斯基的身影和面孔,她情绪越来越有点神经质,精神恍惚,甚至感到某种恐惧。小说里写道:“她觉得她的眼睛睁得越来越大,手指和脚趾都在痉挛,喉咙里有样东西哽住,喘不过气来……”甚至有一阵,她感觉到自己在往下沉,自己却不仅不觉得可怕,而且觉得很有趣。随后,在中途一个车站,她冒着暴风雪到站台上呼吸清冽的空气,试图驱散一路上攫住她的心魂的那种躁动;这时,她又遇到了特意追随而来的伏伦斯基,又看到或自以为看到了伏伦斯基脸上和眼里那种让她怦然心动的又恭敬又狂喜的表情。在呼呼啸叫的风雪中,伏伦斯基直截了当地表白了对她的控制不住的爱慕,说出了她内心渴望、理智上又害怕的话语。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也从此一发不可收地开始了。

12、积极参加救济灾民的活动,促成自己的世界观的转变。辞去县贵族长的职务,从事体力劳动,力图按照农民的方式生活。

13、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像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小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14、 教师结束语:阅读名人传记,会让我们收获很多,但仅是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下让我们去阅读《巨人传》中的托尔斯泰,去阅读里程碑式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优秀的作品,希望我们能获得生命的启示,推开通往无限宇宙的大门。

15、  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

16、课堂总结结束,下课铃声响起,挺好。不足的是我在上课之初讲解欲扬先抑手法的时候耗时有点多,生怕学生听不懂,重复了几遍,举的例子也有点多。如果那一部分能够精炼一些,后半部分的学习会从容一点。前松后紧,这个问题需要改变。每个环节的用时比列应该认真琢磨。不要因害怕学生听不懂而变得啰嗦,重复。教师的语言需要精炼。

17、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1879~1880)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

18、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马洛斯娃,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很惊奇,但又不愿触动创伤,只简单对答几句,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聂赫留朵夫又去探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婚。这时卡秋莎发出了悲愤的指责:“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后来聂赫留朵夫帮助她的狱友,改善她的处境,她也戒烟戒酒,努力学好。

19、最后,他于1910年10月28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7日(阳历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

20、第二层含义是聂赫留朵夫的复活。聂赫留朵夫当年引诱了玛丝洛娃,但后来他成了陪审员,坐在审判席上,审判遭到诬陷的玛丝洛娃,在法庭上认出她之后,聂赫留朵夫大为震撼,自己觉得是一个有罪的人在审判无罪的人。何况在这之前,他读过很多书,也做过废除私有制的尝试,思想上原本就存在着深刻忏悔、重新做人的基础。如果说,整个作品在情节上写的是玛丝洛娃的复活,那么在思想的叙述层面叙述的就是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忏悔过程。

21、高尔基曾经盛赞托尔斯泰创造的人物形象真实和生动,说自己简直想用手指去“触碰”他们。我想,托尔斯泰的小说人物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之所以令人难忘,与其高度真实而具体的心理刻画艺术是分不开的。翻开《安娜·卡列尼娜》,这种准确、真实、有力的,令人由衷感佩的描写俯拾即是,而且描写的细微与控制均达到了恰到好处的境界。比如安娜在奥比拉洛夫卡火车站卧轨自杀的那一刻,特别是火车撞到安娜身上的那一刹那,托尔斯泰所用笔墨非常节制,却胜似万言地把安娜的动作、意识、感觉、本能和灵魂的火花全部刻画了出来:

22、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23、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是令人惊叹和感动的,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阅读这部小说,你也不得不佩服这位文学巨人在钻探人的灵魂、揭示人性的奥秘、呈现人物的心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功力。准确地讲,他在小说中所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的人物心理活动,让人感到比现实生活还要逼真。令人感佩,甚至五体投地的是,《安娜·卡列尼娜》对人物栩栩如生的心理世界的逼真刻画是贯穿始终,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的。

24、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

25、 《战争与和平》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

26、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27、当然,如果我们用托尔斯泰晚期的道德准则来衡量的话,那么,其早期的这种做法显得过犹不及,但我们仍然倾向于认可伊利亚的观点,“这种崇高的精神上的自尊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变成这样的人,就是他后半生那样”,精神上的高贵和生命的尊严感,正是开启托尔斯泰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钥匙,是托尔斯泰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

28、永远流浪的灭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简陋归宿,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一个人长着这么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既有可能在台上主持大臣会议,也有可能在酒肆同一帮酒徒鬼混;既有可能在市场上卖面包,也有可能披着大主教的法衣,举起十字架从跪地的教徒的头上掠过。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托尔斯泰做学生的时候,可能属于同龄人的混合体;当军官的时候没法把他从战友里面分辨出来;而恢复乡间生活以后,他的样子和往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乡绅角色再吻合不过了。要是你看到一张他赶着马车外出的照片,还有个白胡子随从与他并排坐着,你也许要动脑筋想上好一阵,才能判断手握缰绳的是马车夫,坐在一旁的是伯爵。再看另一张照片,是他在同一些农民交谈。你假如不明真相,根本就猜不出坐在老农中间的列夫是个有地位有钱财的人,他的门第和身份大大不同于格里高、伊凡、伊利亚、彼得等在场的所有人。他的面相完全没有特征,完全属于普通的俄罗斯人,因此,我们得把他称为普通人,而且此刻会产生这么一种感觉,即天才没有任何特殊的长相,而是一般人的总体现。昕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围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9、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30、有了清晰的教学思路,我就知道自己在课堂上每一步的教学安排。在教室门口候课的时候,我脑海中已经有了上课的大致模样,这种胸有成竹的感觉很好。所以,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上课前一定要有了然于胸的教学思路,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有条不紊的,我们才是有底气的。备课的时候要备教材,知道一节课的重难点,可以有的放矢。不重要的段落甚至可以大胆舍弃,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重点突出。还要备学生,知道学生的程度,根据学情设计问题,哪些问题可以自学解决,哪些需要合作,哪些群答,哪些要单独提问,这个都与学情有关。最后就是在备课中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课堂上的大环节要设计好。教师的.重点应该放在备课上,我们要做很多工作,才能在课堂上看起来毫不费力。

31、因此,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门终于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个矮小敦实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他刚进门,差不多就一路小跑而来,然后突然收住脚步,望着一位惊呆了的来客友好地微笑。他带着轻松愉快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32、关于死亡的沉思是俄罗斯经典文学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列夫·托尔斯泰在一部哲理性随笔集《生活之路》中宣称:“铭记死亡将有助于灵魂的生活。”在他看来,人如果忘却了死亡便等同于动物,而只要时刻意识到死的存在,也就接近于神圣。

33、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34、instagram  owmagazine 

35、 整体概括:文章写的是托尔斯泰的          。(肖像)

36、 出示材料:1910年(82岁),托尔斯泰经过长期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摆脱贵族生活,把财产交给妻子,弃家出走,以实现自己“平民化”的夙愿。结果途中身染肺炎,在车站逝世。

37、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是托尔斯泰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战场上近距离了解了俄国普通士兵、水手、塞瓦斯托波尔的居民,试图了解城市保卫者的英雄气概来自哪里、祖国保卫者的性格特征有哪些。托尔斯泰在战争中心创作了短篇小说《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小说同样发表在《现代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托尔斯泰不同寻常地直白地描写了战争场面,描绘了塞瓦斯托波尔保卫者们经历的恐怖战争。

38、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

39、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40、实际上,这部小说的结构处理也不完全如托尔斯泰本人所说,只是依照某种内在的联系,而不依照人物关系。从外部关系去分析,这部探讨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家庭婚姻问题的小说,其叙述架构乃是从由于发生婚外情而家里搞得一片混乱的奥勃朗斯基家入手的,并由奥勃朗斯基的家事一面引出小说的一条主线:列文和吉娣的故事,因为吉娣是奥勃朗斯基的小姨子;一面又引出另一条主线:安娜、伏伦斯基和卡列宁的故事,因为安娜是奥勃朗斯基的妹妹。可以说,奥勃朗斯基的家事就像一条通向带有宽大庭院的主建筑的甬道;沿着这条甬道,越往里走,小说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列文、吉娣、伏伦斯基、安娜、卡列宁等——就像舞台上一盏盏色彩各异的聚光灯,依次打开,彼此辉映,并逐步照亮一个个由人物关系构成的各式各样的明室或暗室、游廊或阁楼。在小说中,平庸的奥勃朗斯基不过是一盏比较昏暗的纸灯笼,他一方面有点玩世不恭,追求享乐,一方面又精于世故,在感性生活中如鱼得水;但他的行动起到了穿针引线般的作用,把小说中的两条主线松紧适度地衔合在了一起。

41、新婚之后,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他也逐渐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机。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而幸福的生活。从1863年起他以6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1866年他出席军事法庭为士兵希布宁辩护。希布宁因不堪军官的虐待打了军官的耳光,虽经托尔斯泰为之奔走,希布宁却终被枪决。这一事件使他开始形成反对法庭和死刑的看法。

42、在一系列往事的回忆中,他又想到了那件事:他怎样生病和病情怎样恶化。他想到年纪越小,越是充满生气。生命里善的因素越多,生命力也就越充沛。两者互为因果。“病痛越来越厉害,整个生命也就越来越糟,”他想。“生命开始还有一点光明,后来却越来越暗淡、消逝得越来越快,离死越来越近。”他忽然想到,一块石子落下总是不断增加速度,生命也是这样,带着不断增加的痛苦,越来越快地掉落下去,掉进痛苦的深渊。“我在飞逝……”他浑身打了个哆嗦,试图抗拒,但知道这是无法抗拒的。他的眼睛虽已疲劳,却依旧瞪着前面,瞪着沙发背。他等待着,等待着那可怕的坠落、震动和灭亡。“无法抗拒,”他自言自语。“真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是无法知道。要是说我生活得不对头,那还有理由解释,可是不能这么说,”他对自己说,想到自己一辈子奉公守法,过着正派而体面的生活。“不能这么说,”他嘴上露出冷笑,仿佛人家会看到他这个样子,并且会因此受骗似的。“可是找不到解释!折磨,死亡……为了什么呀?” 

43、 法国有许多人不仅将托尔斯泰看做一位受人爱戴的艺术家、朋友、知己等等,还将他视为欧洲艺术中唯一真正的朋友。每个人喜爱的理由各各不同,因为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而对所有人来说,那是生命的一种启示,一道通往无限宇宙的大门。  《巨人传》(罗曼·罗兰)

44、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45、草婴(1923年3月24日~2015年10月24日)

46、托尔斯泰曾在1890年的一则日记中认为,“理想的女人”就是“生儿育女和按照基督教义来培养他们,也就是说,使他们成为上帝和人们的仆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寄生虫”。应该说,晚年的托尔斯泰由道德自我完善的追求为起点,愈益倾向于一种保守的妇女观。《克洛采奏鸣曲》讲述的是一个因嫉妒而杀妻的故事,“充满着一种绝望的悲伤,一种极端不相信人与人之间将来有可能建立起正常、和谐的关系的心情”。有人将之看作俄罗斯版的《奥赛罗》。小说的名字取自贝多芬创作的一首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故事的主人公波兹德内舍夫曾经是一个放浪的纨绔子弟,最后因妻子的不贞而杀死了她。但作家关注的则是故事背后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爱情的独占性,爱与欲望的关系,道德与责任的冲突,男权中心主义,等等。托尔斯泰借小说中人物感慨道:“女人本来应该是人类迈向真理与幸福的参与者,可是男人却为了自己的享乐把所有的女人都变成了仇敌,而不是助手。”但是,女人呢,“女人把自己变成了一种对男人的肉欲具有影响的工具,以致使男人不能平静地与女人相处。男人只要一走近女人,就会被她麻醉,失去理智”。这两段话中的潜台词就是男女间的情爱不利于人的正常生活,而婚姻“在我们这个时代”也不过是一场“欺骗”。因为,情感是脆弱的,它的爆发力远远超过了耐受力,并非如人们所宣称并向往的永恒。小说中,作家借助音乐的力量,再一次审视了肉欲与精神的关系,既感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也体会到其中无法分割的关联。正是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托尔斯泰否定了人的本性之一:“性欲,不管它怎样乔装打扮,也是一种恶,一种必须与之斗争的可怕的恶,而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去鼓励它。《福音书》上说,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人,他心里已经跟她犯奸淫了,这话不仅是对别人的妻子而言,实际上,这话主要是针对自己的妻子说的。”作为读者,我们自然不能将主人公的表述直接等同于作者的观点,但也不能不认识到,它们也代表着托尔斯泰的一部分看法,他期盼的是“一种通过节欲和贞洁而达到的善的理想”。

47、在课前学情调查中,学生的阅读困惑为: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细致入微的描写托尔斯泰,即本课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48、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动起来。语文课要有读的环节,可以自由朗读,长篇文章可以默读,重要的段落可以集体朗读,也可以让学生单独展示朗读,总之,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熟悉文本。语文课如果没有朗读,我觉得不像语文课。本节课我先是让学生自主朗读1-5自然段,然后集体朗读重点段落6-最后指名学生朗读最后两段。

49、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索妮娅是沙皇御医的女儿,他们前后育有13个孩子。

50、1856年他就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

51、八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传记”这种文体,缺少学习传记的阅读方法,文中节选的内容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语言风格汪洋恣肆,反复铺陈,大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但语言较为陌生化,如“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等等,虽然表达生动典雅,酣畅淋漓,可学生接受这样的表达风格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极容易停留在初步感知的层面,简单地记住一些精彩词句,留下笼统的印象。

52、《克洛采奏鸣曲》讲述的是一个因嫉妒而杀妻的故事,“充满着一种绝望的悲伤,一种极端不相信人与人之间将来有可能建立起正常、和谐的关系的心情”。有人将之看作是俄罗斯版的《奥赛罗》。小说的名字取自贝多芬创作的一首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故事的主人公波兹德内舍夫曾经是一个放浪的纨绔子弟,最后因妻子的不贞而杀死了她。但作家关注的则是故事背后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爱情的独占性,爱与欲望的关系,道德与责任的冲突,男权中心主义,等等。托尔斯泰借小说中人物感慨道:“女人本来应该是人类迈向真理与幸福的参与者,可是男人却为了自己的享乐把所有的女人都变成了仇敌,而不是助手。”但是,女人呢,“女人把自己变成了一种对男人的肉欲具有影响的工具,以至使男人不能平静地与女人相处。男人只要一走近女人,就会被她麻醉,失去理智。”这两段话中的潜台词就是男女间的情爱不利于人的正常生活,而婚姻“在我们这个时代”也不过是一场“欺骗”。因为,情感是脆弱的,它的爆发力远远超过了耐受力,并非如人们所宣称并向往的永恒。小说中,作家借助音乐的力量,再一次审视了肉欲与精神的关系,既感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也认识到其中无法分割的关联。正是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托尔斯泰否定了人的本性之一:“性欲,不管它怎样乔装打扮,也是一种恶,一种必须与之斗争的可怕的恶,而不是象我们现在这样去鼓励它。”作为读者,我们自然不能将主人公的表述直接等同于作者的观点,但也不能不认识到,它们也代表着托尔斯泰的一部分看法,他期盼的是“一种通过节欲和贞洁而达到的善的理想”。

53、“亚斯纳亚·波良纳!是谁赋予你这漂亮的名字?是谁第一个看中你这神奇的角落?是谁第一个热情地用自己的劳作使它变得高尚?这都发生在什么时候?” 《托尔斯泰次子回忆录》开篇诗意的抒情语言,为全书定下了温馨的情感基调,引起后人无尽遐思。而与该书同时出版的《托尔斯泰妻妹回忆录》,是托尔斯泰的妻妹塔尼娅所著,她含着微笑,从与托尔斯泰接触的家庭生活的细节处寻找和捕捉生活的诗意,让读者获得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54、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段话:英国人的自信,来自于他们是最有组织的国家和人民;法国人的自信来自于他们深知不管男人女人,都会被他们的身体和智慧所吸引;德国人的自信来源于他们相信能用绝对的真理和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俄国人的自信,来源于他们知道自己的一无所知。

55、(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新版推荐序)

56、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57、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58、早期(1851~1862)这是他的探索、实验和成长的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在发展和变化,个别作品带有模仿的痕迹。他后来作品中的一些基调和特色也已初具雏型。托尔斯泰早在1847年起开始写日记,以后一直坚持到晚年。

59、《战争与和平》中,高大肥胖的私生子皮埃尔幸运地继承了伯爵的遗产,一步步地找到了他生活的信仰,也收获了真正的爱情;英俊潇洒、渴望建功立业的安德烈在战场上受伤,临死前获得解脱,也得到了爱;天真烂漫、美丽聪慧的娜塔莎历经四段爱情才走进婚姻。书中所有的人物呈现出的价值,都在诠释生活真理,那就是保家卫国、心中有爱,认真生活,真诚善良,这是生活的准则。

60、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61、教师导语: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俄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他的创作是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之代表作享誉全世界,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那个年代的欧、美及亚洲的许多大作家,都曾受到他的熏陶,他的名字叫列夫·托尔斯泰。

62、托尔斯泰的这种辞世方式,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安娜·卡列尼娜赴死的经过。19世纪出现的新生事物——铁路和火车站,不仅与他创造的小说人物结下生死攸关的联系,而且与他本人的最后结局也神秘地结合在了一起。

63、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64、去年花了一个月时间,看完了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掩卷沉思,除了佩服托翁天才般的创作艺术,也让人心生感慨。已经写过一篇读后感,还有些意犹未尽,再补充一点感受。

65、他也改变了文艺观,指斥自己过去的艺术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为“老爷式的游戏”,并把创作重点转移到论文和政论上去,以直接宣传自己的社会、哲学、宗教观点,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罪恶。当时写的剧本、中短篇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同样为了这一目的。他还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1881年因子女求学全家迁居莫斯科,他访问贫民窟,参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调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层生活;1881年他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

66、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透过小主人翁单纯的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位聪颖、敏感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67、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68、晚年的时候,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简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

69、最后,我让学生起来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几个同学都能够像老师一样理清课堂的思路,特别好。本来我是要自己总结的,转念一想不如让学生试试,这样我也可以知道他们掌握的怎样。结果发现,学生们听讲还是比较认真的,而且概括提炼能力也比较好。通过提问,我知道大部分同学脑海中对于这一节课也是比较清晰的。最起码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是欲扬先抑,下一步我打算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扎起写作中运用这种手法。

70、茨威格的人物传记既遵循了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又有文学性,前文逐层渲染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展示其“粗劣”“丑陋”“平凡”的长相,后文转而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突出其灵魂的深邃、伟大。

71、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等。

72、托尔斯泰在50至60年代就曾写戏剧,其中《一个受传染的家庭》(1862~1864)是反对“虚无主义者”即革命民主派的。80年代起又对剧作发生兴趣。

73、托尔斯泰做事非常强健。从小他就教孩子们做体操、游泳、滑冰和骑马,希望孩子接受真正的“贵族教育”:掌握数门外语,具有良好的言行举止,并尽可能保护他们免受外界干扰。他一度曾反对自己的孩子与农民的孩子交往,要求与后者保持距离,以培养孩子们“保持贵族风范和毫无根据的自我崇拜”。

74、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许海燕 

75、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

76、1891年给《俄国新闻》和《新时代》编辑部写信,声明放弃1881年后自己写的作品的版权;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并在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

77、爱是托尔斯泰全部生命的重要支撑,其作品总是流露出对家人、对农民、对周遭生命敏锐而深切的关爱之情。正如俄语翻译家汪剑钊在评论阿赫玛托娃时所言:“写作并不是一种仅仅与自身有关的个人行为,在更大程度上,他(她)需要承担某种道义上的责任——通过自己的诗笔认真地思考本民族的命运、整个人类的前景”。而这也足以诠释托尔斯泰一生创作的精神内核。难怪罗曼·罗兰曾盛赞托尔斯泰:“人生与艺术实践高度一致的人”。

78、 最后让我们再次诵读罗曼·罗兰的那段话,感受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师生齐读)

79、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80、1862年9月23日,34岁的托尔斯泰与年仅17岁的索菲亚·别尔斯(1844年8月22日-1919年11月4日)结婚。索菲亚是沙皇御医的女儿。他们前后育有13个孩子,其中有5个孩子夭折。

81、在现实生活中,托尔斯泰也是处处致力于使自己的私人生活符合他的理论:为了不杀害动物,他放弃了钟爱的狩猎活动,拒绝食用一切肉类食物,因为肉类食物的前提是虐杀生物;他把他写作的稿费收入汇给他的家属或捐作慈善用途;他亲手给

82、列夫·托尔斯泰最有名的作品《战争与和平》:

83、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为自己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

84、也许有人会提出,在托尔斯泰之前的欧洲文学中并不缺乏成功的心理描写;特别是在俄国文学作品中,心理描写始终是一大特色,托尔斯泰之前的以及和他同时代的俄国作家也有不少作品中存在着细致的心理刻画。但是正如翻译了托尔斯泰全部小说作品的大翻译家草婴所说:“他们的心理描写往往只是静止的,固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而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不仅细致入微,而且是绵绵不断,写出一个人在特定环境特定时刻心理活动的全过程。这好像一集电影,出现的画面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一幅幅连绵不断的,使人在观赏时觉得更加生动逼真,扣人心弦。”换言之,托尔斯泰从来不会对人物的心理作孤立静止的抽象描写。而且,与后来很多现代派作家的心理描写也不同,托尔斯泰不是为了描写心理而写心理,也不是一味任由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意识或无意识心理——肆意奔流,甚至泛滥无据;他的心理描写,总是结合着人物的具体行动和人物所处的特定情境、依据他对人性奥秘的深入洞察而进行的。

85、《黑暗的势力》(1886)揭露金钱的罪恶,同时宣扬拯救灵魂的说教。

86、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出版年: 2017-10

87、在某种程度上,《安娜·卡列尼娜》堪称是托尔斯泰一生中的一座宏伟的中转站。在筑造了这座大型车站之后,他的精神困惑可以说是越来越严重,而回答那六个“不明白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之后三十年生活的意义和任务。据说,在他的写字桌上一度除了《圣经》和神学论文之外,竟别无他物。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只是为了从内心的虚无主义手中“挽救”自己,为无意义的生存找到一种有价值的意义。如同小说中的列文,托尔斯泰最终走向了“福音书”;他感到必须按其本义来诠释“福音书”,向所有人传播这个依据“福音书”的基督教。于是,原来属于个人的忧虑不安的问题:“我为什么生活,我该怎么生活”,在他那里逐渐变成了向全人类提出的一项要求:“你们该这样生活!”

88、列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1岁半丧母,10岁丧父,他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他不专心学业,痴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对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前往高加索当兵。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