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摘抄81句)

发布时间:2023-07-05 12:33:27 / 作者:admin

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

1、(7)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05页。

2、    小说中索尼娅的神性和孩童性相关。虽然《罪与罚》没有过多涉及到陀氏作品中比较普遍的“孩童性”问题,但字里行间索尼娅和儿童之间依然存在联系,拉斯柯尼科夫用“孩子是基督的形象啊”(24)来表达儿童和人子的关系,这话源自《马太福音》的“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阻挡他们;因为天国正属于这样的人物”小孩是澄明纯洁的,他们未被污染的灵魂以直觉的方式和上帝沟通,而这种“孩童性”同样也是美的载体索尼娅身上不可或缺的品性。只是索尼娅不是索洛维约夫《三次约会》中被神性迷雾笼罩的美女,也不是勃洛克的“陌生女郎”,她的神性体现为一种被终极痛苦压迫下并如约伯一样对信仰的坚守,她将自己当成神的祭品,让美在无边的苦难中升起,这意味着美源于痛苦,于是,“几乎所有俄罗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女性都在极端痛苦中挣扎着,作家把她们推向了审美和伦理的制高点”也许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女性”来标识索尼娅,但她身上的那种救赎他人的意志和献身精神无疑散发着神性的光芒。

3、Видеолекциянарусскомязыкессубтитраминакитайскомязыке: 

4、魔鬼同上帝在进行斗争,而斗争的战场就是人心。

5、   当结束了参观,走过陀氏故居内的那条白石墙通道时,通道尽头的光晕,让我产生了某种幻觉——我恍惚看到一双忧郁深邃、目光如炬的眼睛在凝视……  

6、以上中奖者名单将于活动结束后一周内在本公号公布,敬请关注!

7、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完美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现实。

8、    读陀氏的作品,人们不仅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他对视觉艺术的可观性、可感性的极好把握,他的小说艺术在结构布局、表达方式和语词透义方面与绘画技法的融通;同时还可以察觉到他是一位极善于从绘画主题(主要是宗教性绘画)中寻找作品主题契合点的作家。这折射出作家因世界观的深刻矛盾而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象的复杂性及宗教参悟的不可言说性。

9、   陀氏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形形色色的“怪咖”,诸如阿尔卡季、伊波利特、拉斯科尔尼科夫、伊凡、斯塔夫罗金……抑或本身就是一个少年人,抑或曾经拥有一个早熟的、痛苦的、激愤的、玩世不恭、“看穿”一切的叛逆时代。陀氏的“梗”戕害他,同时也成就了他。   

10、   1821年3月,主治医师М.А.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家搬到了这幢建筑中的一间朝南的房子里,同年11月11日,医生的第二个儿子——费多尔(即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那里诞生。两年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家又搬迁到对面的附属建筑的一楼的一套单元公寓里。作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837年,在母亲去世之后,陀氏就基本常驻寄宿学校里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

11、然而正是这种痛苦,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读到了人性。

12、恰逢2021年12月的尾声,想与你们聊一聊这位对我影响至深的俄罗斯作家,一同进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殿堂。

13、    这是一幅由文字组成的绘画。整个房间被昏暗的低调色彩所充斥(这是作家惯用的心理色彩),只有从三个小窗中透进的微弱光线在画面上形成亮点。但我们的焦点并非凝聚在光影之间,而是要透过房屋的空间所在,看到作品表述的实际涵盖。把房间比作板棚,暗示着一种非人的生存状态外形上的怪异正象征着索尼娅因贫困被迫为娟的畸型生活。一个为社会伦理所不齿的卖身女,同时又怀有一颗“基督”般仁爱之心,因而,这一视点上难免让人看起来“怪模怪样”,因为这一切都难以与其所属阶层的特定含义相符。昏暗的光线,不仅使室内物象隐隐绰绰,充满不祥的神秘色彩,也增加了空气的混浊度和光线渐渐熄灭的绝望感。在丹纳对伦勃朗画风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陀氏在构思这一情节时对形与色把握的类似风格:“他画出本乡的日色,微弱的,似黄非黄的,象地窖中的灯光。他体会到日光与阴暗的苦苦挣扎,越来越少的光线快要熄灭,颤巍巍的反光硬要逗留在发亮的护壁上而不可能……”(7)

14、    索尼娅的房间看来好象一间板棚,那是一个非常不齐整的四方形,显星得怪模怪样的,并排开了三个窗户的墙临着河,往里斜伸过去。因此,有一个府落成了一个很尖的角,光线很暗,很难看见那里面放着什么。……

15、盼望你们都来认识他,俄罗斯永不褪色的文学巨匠。

16、一切取决于人所处的条件和环境,一切取决于环境,而人本身算不得什么。——《罪与罚》

17、但他并不认为信仰上帝是唯一的救赎解决之道,透过笔下的人物不断质询。

18、    “美拯救世界”在小说《白痴》中是一个伪命题。这句话是由一个身患绝症,处于极度痛苦之人的口中说出,“美拯救世界”这个命题本身就充满了陀氏苦难美学的诸多元素,虽然这句话首次出现在小说《白痴》之中,但却是陀氏创作的公共命题,适用于阐释作家的许多作品。

19、首先是高尔基、绥拉菲莫维奇、乌皮特、阿科普扬、卢纳察尔斯基、沃罗夫斯基、沙乌米扬等一些在沙俄时代已同革命运动有联系或者参加革命斗争的作家。

20、   陀氏对于超越人之上的那个绝对存在的深切思考,使他的整个创作成为一部巨大而艰涩的哲学读本。他通过拉斯科尔尼科夫表达过对人类历史中的“超人”与“平凡的人”的困惑,他始终再追问,那些所谓的“强有力的个性”为什么可以杀人如麻、越过血泊,甚至那些被杀者的后代都对这些杀人的“强者”顶礼膜拜?而另一些所谓“只能繁殖同类”的“平凡的人”往往穷困潦倒,却因为良心的痛苦停在了“血泊”的这一边?“超人”和“平凡的人”,哪一个更讨喜上帝?还有,还有……太多的疑惑、太多的悖论!

21、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医生家庭,也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七个孩子中排名老二。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9岁首次发病,之后间或发作伴其一生。

22、为了做到尽善尽美,必须先对许多事不理解!如果理解得太快了,也许倒理解不透。

23、    别尔嘉耶夫自己承认“在俄罗斯文学中受到许多教益”,自认为《宗教大法官》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根本性的,在许多思想上,他们不分你我,在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思想传记的前言里他写道:“我写了这样一部书,在其中我不但尝试揭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而且也把我自己的世界观中非常多的东西放人其中了。”因此,在理解别尔嘉耶夫的哲学思想时,我们不能忘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的影响;同时,在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在研究俄罗斯哲学时,我们不能轻视其生长的文学背景;同样,在欣赏俄罗斯文学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哲学底蕴,以及它对俄国哲学的影响、在理解俄罗斯的理念时,对其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思想不能有所偏废。

24、   1845年,他的第一部作品《穷人》出炉,得到了风头正旺的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赞许,认为他“写出了一部了不起的作品”。但是,或许,激进的别林斯基在当时也没看出来,这篇表现“小人物”高尚的行为、磊落的胸怀、无私的爱情、美好的品德的小说,背后有怎样复杂的意绪在汹涌:贫穷、衰老、丑陋、卑微,何以获得尊严、何以留住爱情?   

25、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陀思妥耶夫斯基

26、人生有多少步棋要走?我们无法预料的又有多少?——《白痴》

27、就像是攀登一座险峰,你费力上了一个山头,后面还有一个又一个山头,吃力的你想当场放弃。但陀翁作品的魔力在于就像有一块巨大的磁石不断吸引着你阅读。

28、整个人类永远渴望着一定要把自己组成一个世界性的整体。有许多伟大的民族具有伟大的历史,但是这些民族越高超,就越不幸,因为他们对全人类世界性联合的要求比别的民族更强烈。

29、有人时常听见形容野兽般的残忍,其实这对野兽很不公平,也很委屈;野兽从来不会像人那样残忍,那样巧妙地、艺术地残忍。

30、《新京报书评周刊》11月5日专题《碎裂而尖锐的灵魂》,作者:王志耕

31、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

32、作品在深重的苦难背后,有着虽曲折却不断上升的精神运动,也因此,他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光明乐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33、金钱当然是一种专横跋扈的权力,同时也是最高的平等,它的全部主要力量就在这一点上。金钱会把一切不平等削平。《少年》

34、比如在《白痴》中的梅诗金公爵,他就是陀翁所塑造的基督般圣洁无暇的人物。比如至纯至善的阿廖沙在尘世间经历着信仰的挣扎。

35、凡是新的事物在起头总是这样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

36、   读过陀氏的人,也许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陀氏信上帝么?个人以为,陀氏一定陷入过对上帝的深刻怀疑,否则那些“正题”与“反题”的激烈对决也绝不会如此耀眼地闪烁在他的作品中间。然而值得玩味的是,他所有的“赞成”与“反对”又都是建立在上帝存在的前提之下。在他的世界里,“上帝”即便不置一词,但是,他知道祂“在”。这就像伊凡,虽然他不接受上帝创造的这个充满不公和“孩子们的眼泪”的世界,但是他承认那个超越人之上的“绝对存在”的存在!这不仅是陀氏笔下的主人公的全部的道德激情的所在,也是他自己的,这虽然令人费解,但这很俄罗斯。   

37、2018年,适逢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诞辰两百周年,在俄罗斯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举办了诸多的纪念作家的活动。本次文集作为对屠格涅夫200周年诞辰的献礼,设计装帧为布面精装,并制作了精美的藏书票,内容上收录屠格涅夫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并精选60余幅插图,全面的展现了作家的一生。除了全面收录文学作品之外,还请屠格涅夫研究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立业老师撰写长达5万字的总序,为读者解读一个最全面的屠格涅夫,其中许多观点在国内、国际上都属于最新的研究成果。综上原因,屠格涅夫研究会在编写世界屠格涅夫研究年鉴时,将本文集收录其中,并决定在莫斯科的屠格涅夫博物馆陈列本文集。因此本文集也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之一。

38、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强调过“和谐”。他认为:“美即和谐,这其中有着安宁的保证,它体现着整个人类的理想。”(13)这既是他的审美价值观,也是他的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陀思妥耶夫斯基希望人们通过苦难,通过上帝的救赎而达到理想的彼岸。因此,《罪与罚》中的索尼娅,《白痴》中的梅思金公爵,《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阿辽沙都成为他理想价值观的体现者和代言人。   

39、人类永远不会凭任何科学和任何利益轻松愉快地分享财产和权利。每人都嫌少,大家全要不断地埋怨,嫉妒,互相残害。

40、②、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结构,主人公的意识不位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具有平等的地位。

41、(19)ФлоренскийП.А.Столпиутверждение.ТомI.М.: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Правда»,1990,с.5

42、    首先,这句话并不是梅什金公爵本人亲口说的,而是借助伊鲍里特的一席话间接地引出的,伊鲍里特又是在郭略处听到的,所以,该命题存在的真实性无法确定,而且梅什金本人在听完这番话后,只是“仔细打量着他,没有回答”他并没有肯定自己说过类似的话,这就意味着这可能是“二手”甚至是“三手”的声音;其次,即使梅什金本人说过类似的话,也和他说话的语境有关,即他处于恋爱状态之中,处在这种状态的人会产生某种“游戏的思想”,因此,就小说中的语境而言,对美能否拯救世界,听众(就小说中的场景而言)不必太认真;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假设“美拯救世界的”命题真是梅什金公爵说过的,那么这个“美”又是什么呢?这个“美”要拯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43、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尊敬你自己;只有这样,只有自我尊敬,你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被欺凌与被侮辱的》

44、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

45、要是你达到一个界线,你不能越过它,那你就会倒霉;但是你越过了它,也许你会更倒霉。——《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言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经典妙语录大全有时常听见形容人野兽般地残忍,其实这对野兽很不公平,也很委屈:野兽从来不会像人那样残忍,那样巧妙地、艺术化地残忍。老虎只是啃,撕,只会做这些事。它决想不到去用钉子把人们的耳朵整夜地钉住,即使它能够这样做的话。

46、陀氏的小说的情节结构多由两个以上的线索构成(《卡》以阿辽沙、米卡、费多尔、伊凡四条线索编织而成;《被》由娜塔莎、涅莉和万尼亚为中心线索,集中于娜塔莎的婚变;《罪与罚》以马美拉托夫的生活困境——无路可走的人生——受罪和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精神困境——无路可走的精神——犯罪为主要线索,辅以索尼亚灵肉苦难、杜尼亚人格、爱情磨难的情节,),常以阴谋小说、作案小说、惊险小说方式(《罪》作案;《被》、《白痴》、《群魔》阴谋陷害、阴谋暗害;《卡》仇杀作案),在精神的奔突与命运的转折跌宕之中,布下种种悬念,插入聚会、争吵、辩论、谋杀、歇斯底里的情感暴发和突然发病等急风暴雨式的横生结外的场面加以点缀,因此其情节变化突兀,神秘莫测。同时,还因故事发生的时间高度集中和大段大段地展示人物的紧张激烈的思想矛盾,因此,其作品除了具有情节上的急遽(ju,聚)陡险外,还具有高度的膨胀感,显示出一种拢千头万绪(千军万马)于一端(片刻:主人公——心灵)和刹那的集聚性。《罪》写了14天事,故事集中于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作案前后的精神跌宕,灵魂出窍;《卡》故事跨度13年,却集中于费多尔被杀的三天时间。彭克巽(音逊,八卦之懦弱)在1988版《苏联小说史》中说陀氏小说善于“选择人生的一个危急时刻,在紧凑的高度浓缩的时间过程里,在漩涡般相继发生的戏剧性事件中,展开小说人物之间的心灵对话,展开对世界性问题、人类灵魂问题的辩论。”

47、纳博科夫曾多次公开称「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甚至可以说相当平庸。」但这也是他在深入了解其作品后所发表的言论,感情极为复杂。

48、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40年代结识了涅克拉索夫,1845年,在涅克拉索夫的鼓励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他的处女作——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1846年1月《穷人》连载于期刊《彼得堡文集》上,广获好评。《穷人》的单行本在一年后正式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24岁时成为了文学界的名人。但是不久之后由于文学上的分歧,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决裂。

49、小说寄给出版社之后,吃了个闭门羹——退稿。后来经过朋友们的努力,才被一家杂志社小心翼翼地接受。

50、   或许陀氏呼吁的“顺从”都是约伯式的?正因为约伯所经历那重重苦难,才使他的“信”如此令人敬畏、如此震撼人心。又或许,这就是陀氏的“伟大秘密”?套用陀氏在1880年纪念普希金雕像落成仪式的庆典活动中那篇著名的讲演中的一句话:“Пушкинумер……ибесспорноунесссобоювгребнекоторуювеликуютайну”,陀氏走得太突然(1881年2月9日),他的那些伟大的秘密也随之带进了棺材,所以现在,我们只能在他“缺席”的情况下,猜解它们。   

51、购买链接:https://m.tb.cn/h.fTOEPht?sm=91aa82

52、随着岁月的流逝,悲愁仿佛与快乐混合一起了,变为喜悦的叹息。在人世间就是如此;每个灵魂都会受到考验,得到安慰的。

5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9iHd7jI9t5p8tr9t1RS-w 提取码:xsio   书名:屠格涅夫文集(全7册)

54、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仁爱、温和、兄弟般的同情,有时甚至比药物更灵。陀思妥耶夫斯基

55、谁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就能获得新生;谁能战胜痛苦与恐惧,谁就能成为上帝。

56、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国作家。

57、读他的作品你会感受到强烈的痛苦,被混乱的看似毫无逻辑的语言裹挟在漩涡中,甚至觉得都是在说胡话,被人物之间剧烈的冲突所折磨。

58、    四月的莫斯科,雪已融化,黑土里朦朦胧胧地顶出一层新绿。择一晴朗的日子,我出门拜谒精神导师——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莫斯科的故居公寓博物馆,这是我此行访学的计划之一。   

59、一个人如若不劳动,如若没有合法的、正常的财产,他就不能够生存,他就要腐化堕落,变成兽类陀思妥耶夫斯基

60、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陀思妥耶夫斯基

61、正如别尔佳耶夫、罗赞诺夫等诸多哲学家所言: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我们感到亲切。

6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出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

63、19世纪20年代,十二月d人起义爆发,俄罗斯知识阶层与沙皇专制集团之间漫长而血腥的决斗拉开序幕。正是在这个知识分子深陷自身道德与精神危机的年代,挣扎于自我异化的人们试图寻找能够寄托生命意义的全新价值。1821年11月11日,命运将这一时代使命悄然交付给一个新生儿,他的名字是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64、МалышеваЕ.Г.,заведующийкафедройжурналистикиимедиалингвистикиОмГУим.Ф.М.ДостоевскогоMalyshevaEG@omsu.ru.

65、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不尊敬。陀思妥耶夫斯基

66、   时近80年代,陀氏已人到中年,虽然功成名就,但那个“梗”依然在作家的灵魂里折腾,但此时,在陀氏的创作里,“穷”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状态,他把它提升到一种形而上的高度,一种可以引发人的精神本体变异的介质。一些人由此向下探到恶的深渊,在恶的边缘,有的人反弹上升了,有的人则直接坠入地狱;另一些人则通过这一介质度己度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67、Ссылканаинтернет-страницупроекта: 

68、活动价 ¥255   预估到手价 ¥225

69、巴赫金的对话性和复调式结构理论的基础是他的镜像论,他认为,人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我之自我”,即具有自我意识,在自我中体验着的主体自我,亦即自我心中之我。另一种是自我之外的客体化的“他者”,这“他者”既包括别人,也包括他人眼中之我,肉体之我,还包括主体经过创造客体化了的自我,如小说中的人物、戏剧中的角色、水中的倒影,镜子里自我的映像(镜子:自我意识的自省镜面)。“我中之我”异于:a镜中此时的我;b、主体客体化了的“他人中之我”;c、主体性的他人之我。而“镜子中的映像永远是某种虚幻;因为从外表上我们并不像自己,我们在镜子前体验的是某个‘不确定的可能的他者’,因此,我们试图寻求自我价值的位置,并从他者身上在镜前装扮自己。”即借镜像而装扮自己,因为在镜中的自我映像是自我与他者(世界)结合的产物,是已经客体化了的自我,因此其与自我就形成了既否定又肯定的关系。“当我看到镜中的自我,我就被他人的灵魂控制住了,”(回声女神科厄被那喀索斯控制住了,那喀索斯被自己的影子控制住了),借此“我可以像体验自我一样体验他者”,他者、世界,借此进入了自我,“在他人身上才给我活生生的审美的(和伦理的)对于人的肢体和经验的具体内容令人信服的体验”。经过客体化了的自我——这种既有部分自我,又有部分他人的镜像中介,人在自我与世界间才建立起了相互沟通又相互排斥性的联系,由此才能自我理解和理解世界。这种主体自我与外部镜像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的思维与语言的分化矛盾性质和对话交流性质。人通过分化的自我,在进行着人与自我、人与世界的对话。而人与自我、人与世界虽能相互沟通和转化,但却永远也不能完全重合,永远处在理解的极限和中途,不能完全理解,通过镜像中介,人只能部分理解别人和自己。人与自我,人与世界就这样在差别中互证着,矛盾着,对抗着,由此显示出人与世界、人与自我关系的全部复杂性和可能性。客体化的自我的这种既肯定又否定的关系便是一种对话性。这样巴赫金就得出了对话性是思维和语言的本质特征的结论。不过在巴赫金看来,小说语言的全面对话性在陀氏之前还不充分(古希腊《厄特科特拉》与《对话录》),以前作家创作的人物都还未获得彻底完全的独立状态,多是作家的一种内心独白,是作家任意摆布的工具,只有到了陀氏,人物才摆脱了作者,具有了与作者、与观众,与其他人物平起平坐的地位,人物才有了一个“一体双声”的灵魂,因此才有了响彻全书的对话性,人物的内心世界才真正成了一个“众语喧哗的世界”。

70、一个作家应该极力在平凡中去寻找既有趣味,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情调。

71、    跟你说,斯穆罗夫,我最不喜欢人家不能一下明白,老是刨根问底地问。有的人是简直没法给他们讲清楚的

72、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陀思妥耶夫斯基

73、有人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74、一方面是俄罗斯人的名字非常长,读到后面都还被绕晕。更重要的在于他的作品很难描述出讲了什么,非常庞杂无法用理性分析,充满着戏剧性的冲突与张力。

75、我想,在那么五分钟里,我手头大约一共有四百弗里德里希。这时候我离开赌场就好了,可是我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心情,要向命运挑战,跟命运拼搏一番。我押上按规定是最大数目的赌注——四千盾,结果输了。我冒火了,掏出身边所有剩余的钱押上去,又输了,于是我恍恍惚惚地离开了赌台。我甚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直到快吃饭的时候才把我输钱的事告诉了波丽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在这以前,我一直在公园里徘徊。

76、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

77、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地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当对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坚定信念时,人是不愿意活着的,宁可自杀,也不愿意留在世上,尽管他的四周全是面包。——《卡拉马佐夫兄弟》

78、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2月9日他的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当天去世,弥留前妻子为他朗诵圣经。葬于圣彼得堡。

79、对具有高度自觉与深邃透彻的心灵的人来说,痛苦与烦恼是他必备的气质。

80、要知道,对自己的渺小和软弱的认识中,耻辱也是有极限,一个人决不能超出这个极限;一超出这个极限,就会在自己的耻辱中感到莫大的享受……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