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史铁生的一家(摘抄35句)

发布时间:2023-10-08 10:43:36 / 作者:admin

史铁生的一家

1、因为有了这个自由的行魂,史铁生的叙述不再是一场平面的自我论证。这个行魂既是参与者、当事人,也是旁观者、局外人。既是万千欲望的肉身又是灵魂拷问的见证人,既是放纵又是压抑,既是煎熬和苦行又是宽容和悲悯,既是一切的开始,又是最后的终结。这个自由的行魂,不仅让史铁生笔下生花,获得了叙述的自由;也更让史铁生的叙述文本获得了非比寻常的文学意味。如果说史铁生以前的写作更多的是挂在墙上的带画框的画,那么如今我们看到的是史铁生直接在墙上凿出一个洞,从这个凿开的洞口里我们看见了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透过这个洞口,透过这场表面上寻找爱情的丁一之旅,让读者们看到了一种拯救,一种难以命名的文学。

2、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少了一颗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史铁生的一家)。

3、尤其是,爷爷在去世前三年的一场大病中,因机缘巧合,皈依了基督教,并且从此后性情大变。用奶奶的原话说是,从一只嗷呜嗷呜的狼,变成了一只咩咩叫的羊。所以奶奶一直相信,爷爷去世之后,进了天堂。

4、   如今,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在夏天的晚上,我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猜想哪一颗星是奶奶……我慢慢地回想奶奶讲过的那个神话。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5、多年来我也一直不断在咀嚼这个故事:小瞎子心爱的女孩最终嫁给了别人,而他却依然要忍着疼痛,为了最终来到的光明而继续活下去,继续弹下去。

6、就像我们读史铁生的文章总有一种如沐春风的豁达感一样,殊不知这字字句句的背后都浸透着这位作家对世界、对命运的探寻与质问。2010年12月31日,在与病魔斗争了30多年后,史铁生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7、   一开始她的写作来自于旅游的感想,但还是与记忆千丝万缕地连在一起。

8、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9、我听见老家在慢慢地扩展,向着尘封的记忆深入,不断推新出陈。往日,像个昏睡的老人慢慢苏醒,唏嘘叹惋之间渐渐生气勃勃起来。历史因此令人怀疑。循着不同的情感,历史原来并不确定。 

10、另外还有一篇,名为《合欢树》,也是纪念母亲的。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双腿残疾后,母亲对他的关爱和担心,以及他最终走上写作道路时母亲对他的支持和鼓励。

11、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2、史铁生当然是优秀的。因为他是个残疾人,所以他的作品中有别的作家所没有的一股静气。史铁生的作品过于关注生死、宗教、信仰等问题,有人对这一点持保留意见,但我觉得他的思想是有深度的。——王蒙评

13、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4、随后又问老师,阅读过程中,觉得史铁生的文字和基督教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同时似乎也对佛教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不知他本人信仰什么。老师答道,听说他在去世前已经受洗皈依基督教了。

15、   所以,失去铁生对希米来说犹如天塌,她必须需要重新架构自己的灵魂,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自在地生活,可这实在是太难了,太难了。

16、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和《命若琴弦》,固然是偏重于感性和经验的,但实际上他已注意到大历史中个体的荒诞感,从而使得他关于插队生活的叙事,能与当时流行的知青文学叙事划清界限。”

17、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18、今年春节前夕,在轮椅和透析之间不停往返的史铁生,居然奇迹般地又拿出一部三十二万字的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在书的扉页上,铁生还是郑重其事地写下:李锐蒋韵批评。于是,今年的春节长假,就变成了我细读和体验“丁一之旅”的日子。撇开别的一切不谈,这三十多万字是一个最直接的证明,它告诉我们,史铁生绝不仅仅是往返于轮椅和透析之间,在轮椅和透析之外,史铁生有一条生龙活虎、出神入化、恣意汪洋的生命。我惊喜地发现,史铁生终于摆脱了以往那种从肉身出发的困顿的苦行,终于冲出了那个平面的自我论证,他甚至终于打破了自己以往的书写所建立的文学边界,完成了一次出神入化的自由的飞翔。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切,就是因为史铁生创造出了一个超乎生死,超乎肉身,超乎时间和空间,超乎主体、客体,可以在精神和现实之间任意飞翔的自由的行魂。这个自由的行魂可以在丁一一带,可以在史铁生一带,可以和丁一或者史铁生的肉身合为一体,也可以和丁一和史铁生争吵、对话,可以随着丁一的一切欲望亦步亦趋,也可以转身而去反观世界,留下“那厮”自作自受。行魂伴随丁一上天入地、欲死欲仙,寻找理想中的夏娃,寻找自己生命最后的皈依。因为这是一场回顾一生的真实叙述,所以你可以看见史铁生自己的种种往事来到笔下。因为这是一场虚拟的精神之旅,所以你可以看到灵魂随着肉身翻云覆雨上天入地。因为这是一场对于文学边界的颠覆,所以你又可以看见史铁生以往的文学书写和文学成果,以素材和原料的形态纷纷来到笔下被再次书写。这个自由的行魂在真实和虚拟之间、在回忆和想象之间、在生与死之间、在肉身和精神之间,自由地穿行,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过的最为奇特的文本。

19、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20、来 源:本文原标题为《自由的行魂,或者史铁生的行为艺术》,原载于《读书》2006年第4期,史铁生去世后,2011年第3期《名作欣赏》经作者同意转载,作为纪念。 

21、《我的丁一之旅》,继《务虚笔记》推出十年后,史铁生的最新长篇现代爱情小说。《我的丁一之旅》的文字依然充满史铁生的标记,古典、诗意、灵动,在看似散漫实则缜密的结构里,精心构筑了一个睿智空慧的哲思世界。“我”、“史铁生”、“丁一”,三体合实乃身器和心魂互相寻找的一人。

22、报道中提到,杨媛性格开朗,颇有些“爷们儿”气概,并且在家很孝顺,很有责任心,知道父母和弟弟工作十分辛苦。报道中很少提到她的学习,但是我估计,她学习很努力,非常努力,简直是拼命的努力。

23、“是与群体通行的规则相背,与群体树立的禁忌相违。是群体的不予接受。”

24、关于信仰,史铁生有很多精彩的思辨。比如他说,一个佛教徒拜佛要的是升官发财,一个基督徒祷告要的是健康平安,如果他们的神因为他们的虔诚就应允了他们,那这个神一定不是一个好神。因为首先,他就是一个受贿的神。

25、   今年我要以这篇文章来纪念铁生,我希望这次不再是用泪水,而是以让他安心的方式来纪念他。爱你,铁生!

26、在史铁生去世前,妻子去旁边病房办理他的捐献器官手续,妻子刚走,史铁生就“全身挣扎,心电图立刻乱了”。可妻子回来一弄,好了,她再去,史铁生又闹。妻子只好把手续拿到病床旁边办,史铁生就"安安静静了"。

27、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28、“因而你是孤独的,你是独特但孤独的心魂。生来如此。生,就是这样。永远都是这样。”

29、   她常常有痛不欲生的感觉,她也无法讲述她内心的想法,也许根本就没有想法,也没有怒气的发泄,因为悲伤完全封闭了身体,找不到一个出气口。我只好静静地等待着她再次的清醒。

30、   是啊,她现在生活得很好,除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焦虑侵蚀外,一切都按部就班。

31、这样的话要不了多久,我体内的物质就会全部得到更新。那么,就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物质得到完全更新之后,“我”还能是同一个“我”吗?

32、母亲去世时,我坐在轮椅里连一条谋生的路也还没找到,妹妹才十三岁,父亲一个人担起了这个家。二十年,这二十年母亲在天国一定什么都看见了。二十年后一切都好了,那个冬天,一夜之间,父亲就离开了我们。

33、爱情是不分穷富的,这是他/她们俩个人相遇相处,情投意合所决定的姻缘。

34、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但是和世界公园比起来不会显得那么山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