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茨威格被誉为什么(摘抄73句)

发布时间:2023-11-10 09:28:25 / 作者:admin

茨威格被誉为什么

1、在《玛丽·安托内特传》中,茨威格自始至终把玛丽·安托内特和路易十六进行对比,并认为在他们所有的性格特征上,直至体内的神经纤维,血液循环和感情流露,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2、1937年,与妻子分居,次年友好地离婚;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1938年,奥地利并入德国后,他便加入英国籍,不久又离英赴美。

3、詹姆斯在这里引用了茨威格的最后一本书《昨日的世界》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说,这是茨威格说:

4、1935年,《玛利亚·斯图亚特》,历史人物传记《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哀》;(茨威格被誉为什么)。

5、开始选择画童话的时候,天性敏感的她也对自己充满疑虑——那么多的版本,如何突破,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

6、而此时,欧洲战场已经走过了转折点,英美同盟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希特勒已经日薄西山,为什么他要在这样的时刻会自杀?这是许多人不理解的。

7、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的莉丝白·茨威格被誉为“世纪最伟大的插画家之一”。她曾为《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绘制插图,画面轻灵优雅,充满梦幻般的质感。2016年,她的13册作品集结为《遇见美好系列(第3辑)·国际安徒生大奖系列》,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收入了她各个时期的获奖代表作。

8、茨威格是一个饱含情感的作者。他对作品里的角色往往有着极浓、极纯的感情。

9、02 把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多个人物放在同一部书里进行对比研究、描述被誉为“古代传记家之王”的普鲁塔克曾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中说:“总是把一个希腊人物和一个罗马人物对照着描写,以使得他们个性背后的精神投影,作为一种典型更好地凸现出来。”茨威格在自己的传记文学创作中,效法了这位传记和历史方面的德高望重的先祖。他还明确地说:“对比对我来说永远是一种具有启发性的、具有创造力的因素,我喜欢这种方法是因为运用它时可以避免牵强附会。”把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多个人物放在同一部书里进行对比研究、描述的手法,是茨威格传记文学的又一鲜明的艺术手法。

10、虽然他是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但却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战士。在茨威格看来,自由精神和独立思想的存在为西方国家的普通民众树立了追求至善至美的观念。

11、1911年,结识弗洛伊德,并一直保持友谊;悲剧《滨海之宅》问世,次年上演;第二本小说集《初次经历—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出版,收录《朦胧夜的故事》、《家庭女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

12、1945年以后,茨威格的作品首先在美国和日本,接着在苏联引起强烈反响,惟独在德语国家似乎为人所遗忘。

13、当人们误以为在生活中早已死去和装进棺材的东西,突然以同样的形式和姿态重新向他们走去时,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

14、索罗门老人发现女儿和其他男人偷情,他感到十分羞愤,但是却没有勇气和女儿对峙。这种感情后来慢慢演变成他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否定,他的内心变得敏感脆弱,女儿和妻子的行为和言语都被他解读为对自己的厌恶。最终饱受折磨的他在愤恨中离开人世。

15、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16、他让歌德作为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三人共同的对立面的典型贯穿全书。

17、她沉浸在享乐之中,贵族以外的真实的世界对她来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身为王后的她竟然从来没有想到要去认识一下自己的王国,而一个王后忘记了人民,法国大革命期间对她的指控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享乐、放荡和奢侈。

18、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家,剧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19、在《卡斯特里奥反对加尔文:良知反对暴力》中,茨威格将卡斯特里奥与伏尔泰、左拉对比,甚至还将《基督教原理》与《拿破仑法典》比较。

20、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这样说:“只要是经过莉丝白的手笔,所有的经典故事宛若重生,她从来不让读者失望,这也是她的魅力所在。“

21、陈寅蓉: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资深中英同声传译译员,绘本发烧友、茨威格铁杆粉丝。

22、喜欢他传记的人有很多,认为人物丰满,感情揣摩真挚。不喜欢的人也有很多,认为作者的臆想太多。

23、“我们在那里曾共度温馨的时光,从阳台上眺望美丽宁静的风景”。

24、金刚石的原子间距是04x10^(-10)m,一尺是0.3333米,所以需要取

25、《海的女儿》最后一帧。小人鱼化为泡沫的故事令人哀伤,但画面远处变幻的云、扬帆远航的船、蓝如海水的天和云上美丽的金边似乎都在暗示她并不孤独

26、该作讲述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值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27、也许没有插画家像她一样,对自己如此苛求。“每画一个童话,我可能要看不下十万幅画作。我会不断地试验许多画法和构图,试验我所能想到的各种可能性,然后从中理出故事线应当如何进行,这个故事将带领我们走向何方,这些种种念头和想法带领著我,我们相互牵引,促成了作品的产生。所以99%的时间,其实都在‘受苦’。”

28、即使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仍然打破沉默,大义凛然地抗议人类自相残杀的暴行,为遭受苦难的同行者提供帮助和支持,作为被压制的人权的代表向独裁者提出控诉与挑战。

29、茨威格之所以对加尔文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当年此人在日内瓦城里所进行的思想统治竟然在20世纪以不同名义、相同方式在世界某些地区死灰复燃。

30、1934年发生维也纳事件,奥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要求德、奥合并,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31、在创作《矮子长鼻儿》一书时,为了画出主人公鼻子的形状,她用一年时间反复试验,手绘了几百个鼻子。

32、小编很庆幸,第一次读到他的作品是在中学课本上,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伟大的悲剧》。在这之后,小编又读过了茨威格的一些传记作品。这使得我逃出了大多数中国读者的笼子,否则,我会只把他认为是一个擅长描写女性情感的作家,这是对他多么大的误解。

33、一个犹太知识分子,生长在19世纪末、20世纪的前半叶,这既是他们的一种幸运,因为他们经历了如此波澜起伏的一个时代,但更多的是巨大的不幸,因为他们面对着一种要毁灭他们整个民族的一种巨大的邪恶力量。

34、“我们是失落的一代,再也看不到统一的欧洲。”在埃尔温·里格尔写的《茨威格传》中说,茨威格在临终时说了这句话。

35、在《与魔搏斗的人》中,茨威格把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并置起来进行比较。同时,为了真正揭示这三个被“魔”征服的诗人的本性,为了揭示“魔”本身的秘密,他忠实于对比的方法,还有意识地给这三个悲剧英雄树立了一个看不见的对手——歌德。

36、1933年以前,反映迟钝的文学评论家还来不及对他的作品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1933年茨威格的作品被焚遭禁,从此这位犹太作家几乎从德国学者的视野中完全消失。

37、01 利用精神分析学,对传主进行鲜明而突出的心理分析茨威格对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其人和学说十分崇敬和熟悉,继而在思想观念、小说创作、传记写作等方面深受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

38、代表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心灵的焦灼》、《昨日的世界》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39、茨威格曾经自称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他说他用了半个世纪来陶冶自己的心,来让他的心作为一颗“世界公民”的心而跳动。

40、但如此锋利、冷酷而严厉的目光,仅仅是一瞥,这双眼睛就又转而变得柔和,闪烁着微笑,放射出令人舒服的光辉。

41、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191号来福士广场西区B1

42、他们的斗争是独立与专制、冷静与盲从、追随个性与墨守成规、人性与暴政的斗争。当后人回望他们之间的斗争时,就不得不在“意识或是理念、人道或是政权、独立的个体或是整个社会”中作出抉择。

43、在《三作家》中,茨威格将卡萨诺瓦、斯汤达和托尔斯泰并置起来进行比较。认为这三位作家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但又都是自我写照的高手,他们都把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当作自己的化身和代言人。

44、一种是具象出背景里最格格不入的那个人,描述对时代的抗争;

45、茨威格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一个人文主义者。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科技在飞速发展,甚至大自然都开始逐步被人类战胜。人们相信这个世界,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幸福的生活就能够永远存在下去。人类似乎进入了黄金时代。

46、茨威格的出名,一个是因为他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所以他可以算是中短篇小说的巨匠,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他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据说他和另一位奥地利的文化名人弗洛伊德关系很好,我们知道那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者,所以他的文学创作大概也受到了弗洛伊德的一些影响。

47、这一天所得的教训,比我在学校里多年的用功还有益处。从此以后,知道一切人类的工作如要完善而有价值,应当是怎样做的。

48、罗丹套上一件白布外衣,立刻变成一个工人的样子。他在一个雕刻架前立定了。

49、他更为全世界人所知的是,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名的传记作家,他写过许多重要的传记。我在国家博物馆做策展人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展览,叫“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时代”,当时“最后的尾声”那个篇章,我就用的是茨威格写的《托尔斯泰传》中对托尔斯泰的评价,来去作为一个结束。

50、但茨威格要面对的是心灵的问题。尽管他功成名就,拥有众多声名显赫的朋友,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绝望的边缘。从他醒悟之始,茨威格就把一切都倾注于一个延绵不绝的欧洲人文主义遗产的观念。等到纳粹上台,他的悲观情绪无处可以排解,只能进一步陷入绝望。

51、最后,在完成了《昨日的世界》著作之后,这个敏感的人,终结了自己。

52、2019年11月15日下午2点,言几又书店(长宁来福士店)

53、一个人可以这样完全忘记时间、空间与整个世界,这个认识,使我受到空前绝后的感动。这一小时,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聚精会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论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们容易分散、容易旁骛的意志贯注在小小的一点上。

54、《三大师传》的创作,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民族沙文主义盛行的可怕岁月开始写作的。

55、他在《昨日的世界》中指出,为什么会有世界大战发生?

56、而在第六章“巴尔扎克与拿破仑”中,则细致地分析了巴尔扎克童年曾亲眼目睹拿破仑阅兵、对拿破仑和他开创的英雄时代的崇拜使巴尔扎克很早就渴望成为文坛上的君王,故而巴尔扎克立下誓言,“他用剑开创的事业,我要用笔将其完成”。

57、把偶然的事件和命运等同起来,仅仅是青年时代最初几年的事。

58、从他对心理,尤其是女性心理的描摹,能感受到他对笔下人物澎湃的热情。这种热情也延续到他的传记作品中。茨威格并不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考据者,而是有一种文学自觉,将那些伟大的人物、重要的瞬间,以其他主题串联在一起。

59、对于茨威格的这4点传记写作原则的详细解读,可以参见我之前的回答,这里不再赘述:《看到头条上有很多人推荐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他是如何写传记的?值得一读吗?》基于以上写作主张,茨威格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传记文学艺术手法,具体表现为以下4点:

60、作者: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译者: 赵台安 / 赵振尧

61、我的驳辩说完之后,维尔哈伦欣然地拍拍我的肩头。“我明天就要去拜访罗丹先生,”他说,“跟我同去。凡像你这样的钦佩他的人,就有权利跟他会会面。”  

62、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者: 韩耀成 / 关惠文出版年: 2016-10

63、茨威格成就斐然,几乎囊括了颁发给插画师的所有奖项。她曾获奥地利共和国勋章、美国《新闻周刊》年度图书奖、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童书奖,两次获得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大奖,四次获得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奖,五次获得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插画奖,并于36岁时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是该奖项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现居故乡维也纳,潜心专注于儿童文学插画的创作。

64、陈赛: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05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至今,现任周刊主笔,《新知》杂志编辑。著有《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译有凯迪克银奖得主作品《等待》等。

65、@安提戈涅:爱伦坡将短篇写作比作一颗出膛的子弹,崩裂激情,不可拖延,过长的篇幅无疑会损害千钧一刻才能承载的电光石火,茨威格的诗学观与爱伦坡如出一辙,向来只坚持写短篇,陈言务去,高题万里的饶舌也在峻拒之列,然而他唯一的长篇《心灵的焦灼》却让子弹飞了不止一会,他所苛求的激情保持着其中短篇一贯的水准,焦灼犹疑,闪断绵延,丝毫不差。

66、茨威格用了大量篇幅分析这些女性的激发、推动和帮助对巴尔扎克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67、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大量删减,善于舍弃,力求精炼。

68、这部极具文学性的真人“回忆录”里,充满了许多让人回味无穷的东西,茨威格在这本书中写了自己60年间的故事,几乎也是欧洲六十年间的变化,作者是一位见证者,更是一位耐心的记录者,茨威格向我们娓娓道来,犹如一位衰老的智者在向世人讲述那些沉睡的岁月。

69、巜一个陌生女人的來信"剖白了一个女人在爱情上不求报偿,坚贞不渝,实际上追求自我完善的内心世界,同时尖鋭地谴责了资产阶级文化人无情无义,玩弄女性的卑鄙灵魂,

70、由于不能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丈夫,在妻子面前感到羞愧,这种羞愧持续愈久,他就愈可悲地听从她,妻子就可以从他那里得到想要的一切,他对妻子也就毫无抵抗能力,他无限地迁就她来赎取内心的负罪感。

71、那里有一个男人坐在那里,那个男人指的是谁呢?就是希特勒,希特勒的家乡就在贝希特斯加登。

72、这种文化世界主义,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一个普世价值的社会,简单地说就是别人认为不好的东西我也认为不好,别人认为好的东西我也认为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