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摘抄39句)

发布时间:2023-09-12 10:14:52 / 作者:admin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1、白话文释义: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2、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壬申七夕(唐)李商隐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3、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4、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5、这是五代南唐诗人李中的《七夕》,这首诗不同的是,他在写耿耿的银河秋夜景色时,慨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姑娘们对着月亮乞巧,兴趣正浓,而那一弯新月却在天空慢慢地褪去了颜色。(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句)。

6、白话文释义: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7、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后来这首《迢迢牵牛星》中,已经把两颗星星拟人化,写出了牵牛织女分离的故事。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8、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9、白话文释义: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10、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乞巧》

12、闺女离闺阁,无愁自起愁。焚香乞巧拜无休。恁肯灰心,守拙列仙俦。

13、乞巧节民间形成的习俗,在诗人笔下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唐代诗人林杰《乞巧》诗中道:“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卷7权德舆《七夕》“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卷28乞巧望月、月下穿针在诗歌中都很形象地表现出来。

14、牛郎织女爱情传说演绎成凡间故事后,历代诗歌中关于牛郎织女不幸婚姻生活的许多咏叹,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就诗歌而言,分为几类:

15、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级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现存陕西长安斗门镇的两尊大型古代石刻像,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对大型石刻,被当地群众称为“石爷”“石婆”的石刻成为牛郎织女传说的实物佐证。该石像用整块花岗岩雕刻,造型简洁,风格古朴,一个是原存今长安区常家庄的牵牛石像,一个是斗门镇内的织女石像,两者东西相隔约3公里。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它们是汉武帝元狩三年在上林苑“发谪吏穿昆明池”时置立的,按左牵牛、右织女的格式,设置在昆明池东西两岸,故而又称汉昆明池石刻。班固《西都赋》:“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仅以神话传说的实物来看,以这两座石像的存在年份定牛郎织女的最早传说地应该更加准确。牛郎织女从天上的星象演变为地上的人间传说,最早源于西安长安区,从现存实物讲应较符合实际。

16、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七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7、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出自元代: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18、宋代词人秦观为“七夕”所作的《鹊桥仙》中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著名词句被千古传诵,它记述了发生在牛郎织女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至今仍是青年男女互致爱慕之情的常用词句,成为有情人互表心迹的誓言。刘克庄记载广州过七巧节的热闹,也是非常形象的,他在诗中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19、一是以牵牛织女为主题的诗歌。或者以两星象作比喻,叙述底层生产者终日劳作,“札札弄机杼”“泣涕零如雨”的社会真实。如最早见于诗歌的是汉代佚名作者《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或者借牵牛织女抒发自己的情感。如三国时魏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恨河梁。”。后者以织女牵牛感叹人间。如唐代杜甫《牵牛织女》:“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南宋范成大在《宿东寺二首》诗中写织女隔着银河思念牵牛的愁苦,感叹“织女无言千古恨,素娥有意十分春。”曹唐《织女怀牛郎》诗中咏叹:“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

20、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七夕(唐)杜甫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21、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宫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22、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23、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24、《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

2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6、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27、三是以“乞巧”为题的诗歌。唐代诗人林杰在《乞巧》诗中写道:“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民间还有七夕乞巧的《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等。在内容中含有“七夕”“乞巧”字样的诗歌也不在少数,足见牛郎织女传说影响之大,范围之广。

28、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七夕(宋)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29、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30、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七夕二首(唐)刘禹锡(其一)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31、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朱淑真《鹊桥仙》

32、  接下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句,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素”字写出织女手的颜色,白嫩娇美。“擢”一个动词,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纤纤擢素手”写得如见其形,“札札弄机杼”写得更如闻其声。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

33、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唐)曹松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34、而连文最喜爱的是秦少游字字珠玑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词清丽,隽永,凄美,情长,读起来满口生香,每次都让连文感叹不已。(谁说连文不是情种?)关于牛郎织女的诗词相传织女星,今夕嫁牵牛。——宋·于石《七月七日》

35、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七夕二首(唐)刘禹锡(其一)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36、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37、说完了诗句,那么古人到底是怎么过七夕的呢?

38、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