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摘抄42句)

发布时间:2023-09-07 12:59:37 / 作者:admin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1、⑵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在大雾漫天的情况下,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放箭。

2、指导梳理故事脉络: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谁?故事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围绕“箭”他们分别做了什么?

3、②通过朗读理清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周瑜的形象。(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4、师: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吗?(学生练笔,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5、周瑜要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好10万支箭,可他暗中却打算想尽办法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样打算的呢?

6、设计意图:巩固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方法,学习并运用猜读的方法,在阅读中发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秘钥,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7、老师总结:这就叫做对比衬托,是为了更好的突出诸葛亮的神奇啊!

8、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9、(析:)周瑜设造箭之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出十万枝箭,还愿立下军令状,周瑜认为诸葛亮中了计。所以“很高兴”。他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是想逼诸葛亮走上绝路,好让自己稳操胜券,至于摆酒席完全是出于虚伪。

10、在阅读中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11、鲁肃对周瑜 :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12、自读,研究诸葛亮借箭船队的航行路线。划出提示航行路线的句子及行进途中航线改变的句子。(学生动手画船队航行路线。)

13、那经过呢?除了借箭,还写了什么?为借箭做准备。(板书:借箭,准备)

14、在自主学习平台讨论交流区两个主题下发送帖子:

15、《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优秀长篇历史小说,章回体小说。作品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你对文章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说一说。

16、同学们概括一下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同桌交流。

17、教师布置任务:本文写作上很有特点,那就是我们读文章的时候,一边读一边会产生一些疑惑,一直读下去,疑惑解开,一直读到事情做完,疑惑才全部解开。

18、师: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你一定知道关于他的许多故事。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故事。(学生应该会说出“空城计”、“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故事。)

19、(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

20、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21、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22、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讲解。哪是曹军的水寨?哪是东吴?怎样掉转船头?为什么要这样做?(启发学生说出:多受箭、保持平衡、回来顺风顺水)从这儿你可以看出诸葛亮算好了什么?(算好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23、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这条文化长河中,有四大名著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你们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吗?

24、(1)通过对照注释和使用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25、读课文:“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6、(3)认识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深刻领会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谙熟人,二是具有丰富的天文知识,三是通晓地理。

27、相机板书:周瑜逼箭诸葛亮借箭鲁肃助箭曹操防箭诸葛亮交箭

28、为什么擂鼓、呐喊?虚张声势,为了制造进攻的假象,又让曹军明确射箭方向。

29、“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啰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议论。)

30、拓展歇后语讲故事: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31、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2、摘读故事开头结尾,说说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板书前因后果)

33、读到这里,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来说?

34、①你来读一读,周瑜是怎样打算的阻挠诸葛亮造箭的?

35、(5)写:根据看过的电视剧,展开想象,扩充、编写“诸葛亮知人心”的某些场景。

36、师:理解“虚实”,诸葛亮他们的内部实际情况怎样?

37、自评  在教学评价的测量方面,没有测量工具的设计,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通过这次教学设计的互评,我才发现教学评价不是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的一个想法,也不是一个课堂的检测,而是科学的根据量表进行评价,这个发现会促使我接下来开始关注测量量表的使用。

38、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39、如第二自然段,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就很能反映两人的个性特点和内心活动。要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把这一部分内容演一演。

40、生:这样既能两面射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又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

41、旁白: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