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陶渊明的诗风特点(摘抄49句)

发布时间:2023-07-29 11:05:05 / 作者:admin

陶渊明的诗风特点

1、其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眼中景心中情。眼中景为乐景,抒发的一般是乐情;眼中景如果是哀景,一般抒发的是哀情。但也有例外,比如乐景写哀情,或哀景写乐情,那这就采用了一种反衬的手法,目的让乐情更乐,哀情更哀。

2、其中,隐逸风气的盛行尤为一大关键——在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的开、天盛世,既有视隐逸为“终南捷径”者,也有借隐逸以遁离现实者。

3、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自建武(东晋元帝年号)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仲文(殷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谢混字)大变太元之气。”

4、明乎此,前代的陶、谢与后代的韦、柳等山水田园诗人当不在其列。

5、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流派。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主要内容是描写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好像是从&#x胸中自然流出&#x,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又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6、“建安风骨”表现出的名士风流同时又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其内里往往有着“忧国”、“报国”的理想或忧愤。这和两晋时期的名士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左思的诗歌,精华在于《咏史》左思作品比较多,但从流传下来的有限作品中看,其独具特色的《咏史》诗歌是其文风的代表。

7、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决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辛弃疾在一首《鹧鸪天》里写道“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元好问在《继愚轩和d承旨雪诗》里也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辛弃疾和元好问都可以说是陶渊明的知音了!

8、  安史之乱以后,进入中唐时期。经过短期的衰退之后,诗歌创作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是王维、孟浩然一派的继续;卢纶、李益的边塞诗,是高适、岑参一派的余绪。以白居易、元稹为首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了一场新乐府运动。这一时期,和元白诗派齐名而诗风殊趣的是以韩(愈)孟(郊)诗派。韩孟诗派以才学为本,以议论见长,作诗力避平俗而求生硬奇险,开了后世宋诗的风气。此外各具艺术个性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刘禹锡、贾岛和李贺。李贺以其浓丽浪漫的诗风独树一帜,并启迪了晚唐的李商隐。

9、  正始诗歌的主要作者是阮籍、嵇康.当时正是司马氏父子擅权的年代,政治情势十分险恶.阮、嵇对司马氏都持批评态度,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对黑暗现实都有所揭露,他们继承了建安诗歌重现实的传统.不过由于客观政治处境的限制,他们往往使用比较曲折的方式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尤其是阮籍,他的《咏怀诗》“志在刺讥”(李善注引颜延之《庭诰》语),却写得相当隐晦,以至“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卷上).这与他比较软弱的政治态度是一致的.随着玄学的兴起,正始诗歌中开始出现玄理,当时虽不居主流,但成为后世玄言诗的滥觞.在体裁上,正始诗歌以五言为主.阮籍的《咏怀诗》今存五言82首,四言13首.它们在抒述情志的深度上,在描写复杂曲折的内心活动上,以及在运用比兴手法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部内容丰富、规模较大的个人抒情五言组诗.嵇康在四言诗方面造诣也颇高.

10、陶诗显然接受了玄言诗的影响。玄言诗虽然抄袭老庄,落了套头,但用的似乎正是“比较接近说话的语言”。因为只有“比较接近说话的语言”,才能比较的尽意而入玄;骈俪的词句是不能如此直截了当的。那时固然是骈俪时代,然而未尝不重“接近说话的语言”。《世说新语》那部名著便是这种语言的记录。这样看,渊明用这种语言来作诗,也就不是奇迹了。他之所以能够超过玄言诗,却在能摆脱那些老庄的套头,而将自己日常生活体验化入诗里。

11、不过,结合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以及2017年版的高中新课标,进一步分析高老师的设计,我觉得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阐述或改进:第一是整个设计并没有紧紧围绕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的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只是选取了其中的某几个点进行设计。文言知识、文章层面的内容等,在专题学习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体现。第二是整个设计,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的设计为主的,没有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这一点也可以从教学目标的表述上看出来,例如“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之类,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路。这五个步骤八个课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没有进行有机的部署,依然是以陶渊明诗文本身的知识逻辑为结构的。例如阅读古诗文,了解作者,理解作者的思想及其成因等,这依然是一种古代文学史的学习思路,并没有体现真正的“整本书阅读”的理念。文学史的教学,其重点自然是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作者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但语文教学,要落实到语言文字运用上来,要设计相关的语文活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第三是整个设计没有情境化、任务化、活动化的维度,只是一种知识理解与传授的思路。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的最大特点就是设计一定情境中的学习任务以及学习活动,这个设计基本上没有体现这些特点。当然,从探究主题上讲,主题也不够集中,甚至没有提供可供学生讨论的议题,更没有像吴泓老师那样设计出具体的学习单。

12、李白和杜甫: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文学史地位,后世评价

13、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14、钟嵘在评价陶渊明诗歌的时候,用了一句评语: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是说陶渊明的作品风格主要和“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璩比较接近,除此之外,还能看到点左思风格的迹象。

15、清文:清初三大家(与诗那三大家不一样)桐城派,阳湖派

16、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创立了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甚至被看成是“为诗之根本准则”。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之中有醇美的风格形成,既源于诗人秉性贵真,出语自然,又源于诗人的心地纯净,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景与意会、物我合一的境界,决定了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无法替代的地位。

17、酒至酣时似梦似醒,能使人如行走诗中,如仙如幻,其味无穷。因此,诗和酒一直有如左右两只手,从精神和物质的不同角度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刺激人的神经,荡涤人的灵魂,从而激发出人的激情,让无数的诗人们在激情澎湃中得到了超越平凡、平淡和平庸的精神享受。

18、明代四大小说:章回小说的产生体制,成书,作者,版本,思想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成就,小说批评分析

19、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20、其次,从情调看,王、孟都乐于表现隐逸生活的闲适意趣,但王诗往往夹杂着幽冷寂灭的心绪,孟诗则往往坦露出耿介郁勃的心态。

21、陶渊明的诗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他的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

22、陶渊明的诗作有很多,桃花源记是他的代表作之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23、赏析古诗最关键的是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4、按照《诗品》的说法,自西晋末年以来,以迄东晋,玄言诗流行,它的特点是“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恰恰和崇尚骈俪辞藻的风气相反。在这段时期中,虽有郭璞、刘琨以至东晋末期安帝义熙年间(即陶渊明的主要活动时代)谢混等人的创作特出流俗,但只是少数人的现象,未能形成风气;直至谢灵运出来,风气才大变,钟嵘认为他的成就可以上接陆机、曹植(刘琨、郭璞的诗,我们现在看来并不很华美,但比当时流行的玄言诗已算是很有文采的了)。

25、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名篇分析,后世批评

26、其一就人格而言,陶渊明蔑视富贵,不与黑暗污浊之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以积极的影响。后代的进步作家往往从他身上找到精神的寄托。诗人高适在看不惯官场中的腐朽与统治者残虐人民时,写出了“转忆陶潜归去来”的诗句。在强敌压境或政治十分黑暗、社会变革即将到来的时候,他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他的疾恶除暴的精神,也给作家以巨大的支持与鼓舞。近代诗人龚自珍曾在《舟中读陶诗三首》中说;“陶潜诗喜咏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可以说,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27、“骨”的形成和作品的语言、格式以及内涵有关。简洁、真挚、深刻是形成“骨”的条件。

28、左思在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创新,他更注重表达自己的观点,用史事来佐证,并且打破了“一诗一诗”的成例。

29、其次,陶渊明继承了《诗经》的拙朴自然,形成了一种“大巧之朴”的艺术。他以其高远的思想境界,丰富的生活感受,形成了“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风格。“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从表面上看,描绘的是随手拈来的平常景物,但他漫不经心的疏疏几笔却展示了难得的淳朴美。当然,这种风格在六朝时并不为人赞许,《诗品》说:“世叹其质”,有人还以“田家语”加以嘲讽,这也恰好证明陶诗风格与当时竟繁的诗风是对立的。他以其朴素自然的风格,宛如一轮清月升上东晋诗坛,令人耳目一新。

30、此外,他的桃花源理想对后代也有积极的影响。还有,陶渊明诗中平静安谧的境界也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退隐生活中,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谪居海南时期酷爱陶渊明,实际是在他那超脱现实的态度中寻求精神的安慰。

31、此诗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决心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此诗以“心远”纲领全篇,并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

32、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南北之异,艺术特色,对唐诗的影响

33、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他作诗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萧统《陶渊明集序》说陶诗“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34、诗人在诗中抒写的愉悦之情,没有“久在樊笼”的体验是领会不到的;这种情趣,就是诗人的人生理想,名曰“返自然”。这个“自然”,既是实在的包括田园山水在内的大自然,也是心灵上的“自然”。正如黄文焕所说,“返自然”是“诸首之总纲”(《陶诗析义》卷二),它总括了全诗的要旨,又水到渠成的破了题,真是承得住,结得在理,点到目精,点出神采来了。清人邱嘉穗说:“末二句锁尽通篇”(《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二),确是的论。

35、简述《归园田居》(其一)是如何体现陶渊明归田守拙之乐的?

36、比如其《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可以看到,其形式和风格与刘桢的《赠从弟》比较接近,开篇就用“讽喻”手法,引出对“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强烈不满,并且用典故来佐证自己的观感,形式严密,情感充沛。

37、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38、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评论。

39、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核心思想,在诗歌的著作中当然也不例外。他的语言质朴实在,不娇柔不造作。就如同本人一样,陶渊明在仕途上始终保持着品德节操的纯洁。因人格的坚定与生活体验高度合创作出来的诗句就很有感染力。

40、那么,应该具体如何挑选文献资料呢?这就涉及到高老师说的第二个支架,即思辨精神。其中又包括四个点的内容。一是知人论世,心中有数。主要是阅读陶渊明的传记,并推荐阅读钱志熙教授的《陶渊明传》;二是名家解读,浅显易懂,即推荐学生阅读叶嘉莹教授的相关著作;三是矛盾分析,全面认知,就是要求学生对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和主题进行全面把握,避免得出单一的、片面的甚至是定势化的结论;四是研究前沿,不落窠臼,就是要关注陶渊明诗歌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例如武汉大学钟书林、刘林云的《古直的庐山隐逸与陶渊明研究》。这四个步骤或策略,其实也可以作为古代诗词专题阅读的文献资料选择原则。

41、陶诗中凡俗农事、田园风光以及那恬淡的心境,都是通过浑朴、自然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以少胜多的艺术概括,表现出了韵味的含蓄与隽永。

42、陶渊明归隐早期的田园诗在反映现实的时候,往往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他笔下的田园风光既是正常的农村生活中的寻常景象,又无一不经过诗人生活理想的洗涤。这些和谐自然的田园诗篇,反映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不倦追求。而他归隐后期的诗歌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凋零残破的情景。可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实地反映了他半生躬耕不懈的生活,其中有劳动的甘苦,也有劳动者的希望和忧虑,他不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写农村景象。这就是陶渊明的田园诗高出于后来王维、孟浩然等人的田园山水诗之处。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他在诗歌中所表达的“田家风味”,虽然有不少新鲜的、独特的体验,但是士大夫思想意识、情趣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他的悲苦和希望,与农民的生活实际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并不足以抹煞其田园诗的积极意义。

43、从西方汉学界近百年的陶渊明研究来看,陶渊明不但早已“走出去”,而且成为西方汉学界重要的研究对象。中国学术要在21世纪世界范围内发出更多声音,必须加强与海外汉学界的对话,充分借鉴海外汉学界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新成果。

44、晋宋易代之际陶渊明的生活境况非常艰难。他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清醒,人生体味更加深刻,他归隐田园、醉酒忘世也不能完全消除壮志未遂的苦闷和改变矛盾不安的心境,因而.诗人借咏史或借神话传说中失败的英雄人物,婉曲地表达自己被压迫而不屈的心志,“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诗中的精卫填海、刑天不屈,正是诗人自己嫉恶抗暴精神的生动表现,也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向污浊现实屈服的高尚品格在诗中的体现,是他济世之志至老不衰的证明。诗人少时“猛志逸四海”,恩有作为;中年归隐,“有志不获骋”;晚年决意仕进,“猛志固常在”。其匿时济世的热情贯注在诗篇中,形成了“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能让人触摸到诗人崇高而痛苦的心。李白、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从这类诗篇中获得教益.受到激励。辛弃疾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常在”。龚自珍则清楚地看到了陶诗中的郁勃不平之气,“陶潜酷似卧龙豪,万里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而且这类诗虽豪放有力,却又“豪放得来不觉”,与田园诗的平淡自然仍有相同之处。

45、花间词与李煜:代表作品,名篇分析,文学史地位

46、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4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48、陶诗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陶诗刻画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且有无尽的神韵。如《饮酒》之五:&#x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x,这幅在南山衬映下的薄暮美景,在诗人的全心感受下呈现在眼前。在这首诗中,&#x见&#x字体现了全诗的神韵,妙在对南山自然之景的勾勒,是诗人采菊时偶然视线的触及,也是心境悠然之显。如果改用&#x望&#x字,就是刻意追求,意味索然,而且与&#x悠然&#x不相适应了。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陶渊明清新自然的笔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