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原文及翻译全文(摘抄108句)

发布时间:2023-07-23 11:17:20 / 作者:admin

论语原文及翻译全文

1、(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其: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这里到底是代指父母还是儿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2、(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3、27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4、(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ī)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原文及翻译全文)。

6、(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9、(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感。”

10、试译:进朝廷的大门,动作收敛,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站,不站中门;走,不踩门坎。经过君王宁位(zhùwèi)旁边,神色庄重,步伐快捷,连说话都感到不应该说。提起下摆走上堂去,举止收敛,屏住气息好像不呼吸一样。出来后,走下一级台阶,脸色轻松,心情愉悦。走完台阶,继续前行,快步如飞。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恭恭敬敬。

11、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12、译文:鲁哀公向孔子问道:“我怎样做才能让民众服从呢?”孔子答道:“提拔正直的人,放置在邪恶的人之上,民众就服从了;提拔邪恶的人,放置在正直的人之上,民众就不会服从。”

13、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矣。”(《宪问》)(论语原文及翻译全文)。

14、(注释)①士:“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是一种特殊的阶层,总起来说,是指有知识,有修养,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论语》中的“士”则多指读书人,即知识分子。

15、(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16、(注释)子游:孔子的学主,姓言名偃,子子游。至于:就连,就是,表示提到另一付事。

17、译文:孔子说:“金钱和地位,人人都想要有;如果不用正当方法获得,君子是不接受的。贫困和低贱,人人都厌恶;如果不用正当方法摆脱,君子是不逃避的。君子离开仁德,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连一顿饭的时间都不违背仁,紧急关头是这样,颠沛流离时刻也是这样。”

18、(译文)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19、(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20、(注释2)攻:攻击。异端:指怪异的杂学邪说。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

21、译文:孔子说:“君子为人庄重而不与人争执,能团结人而不拉帮结派。”

22、  「译文」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埃”「评析」

23、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24、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25、(注释)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宰相。子文,姓斗,名豰于菟(gòuwūtú),字子文。根据《左传》记载,子文于鲁庄公三十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其中相距28年,在这28年中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

26、(注释)①伯夷、叔齐;商代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因互相推让王位而都逃到周文工那里。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时,他们俩拦住车马劝阻。周朝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可耻,饿死于首阳山。孔子称他们二人为“古之贤人”(《述而》)。②旧恶:宿怨,旧仇。③是用:是以,因此。希④:通“稀”,少。

2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翻译〗

28、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29、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0、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31、译文:孔子说:“君子开诚布公,而不偏爱同d;小人偏爱同d,而不开诚布公。(又:君子大公无私而不自私自利,小人自私自利而不大公无私。)”

32、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33、(注释)①世:这里指代。②也:同“耶”,疑问语气词。 ③因:因袭沿袭。④损益:减少与增加。

34、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5、(译文2)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抒发快乐的感情,但没有放荡,抒发哀怨的感情,但不致损伤。”

36、孔子说:“当你看到一个既有能力又有美德的人,你就想和他一样好;当你看到一个不道德的人,你就要反省自己,看看你是否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3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8、(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

39、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40、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41、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翻译〗

42、试译:孔子慎重其事的有:斋戒,战争,疾病。

43、(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4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45、(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

46、(注释)①杞:杞国,夏禹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杞县。②征:证明。③宋:宋国,商汤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④文献:与今天的“文献”一词只指历史事件有所不同。“文”相当于今天“文献”的概念,“献”即“贤”,指通晓历史的贤才。

47、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文。《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48、(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輗,小车没有套横木的軏,那怎么可以行走呢?”

49、 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50、(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51、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52、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4、  (原文)4-26子游曰:“事君数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55、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56、(注释)(1)监:音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2)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3)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57、又如《子张篇第十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这一段又像子张或者子夏的学生的记载。

58、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9、27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志之,知之次也。”

60、 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奇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61、(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违背礼’。”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62、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63、(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64、11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牲,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65、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66、(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其: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这里到底是代指父母还是儿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6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8、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9、试译:孔子赞叹《韶》乐:“美到极点!而且好到极至!”品赏《武》乐:“美到极点了!还没有好到极至。”

70、试译:君子不用红青色镶衣边,不用红紫色做便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一定要外加一件上衣才出门。黑衣套在黑色羔裘上,白衣套在白色麑裘上,黄衣套在黄色狐裘上。居家的皮衣长,但右袖子短。斋戒期间一定有睡衣,比自身长一半。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座垫。服丧期满了后,无论什么饰物都可以佩戴。不是礼服就一定要剪裁。黑色羔裘、黑色帽子不用来吊丧。大年初一定穿好上朝礼服去朝拜君主。

71、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72、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3、(原文)4-12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

74、(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③下问:向下请教。

75、(注释)①射不主皮:射,射箭,这里指比赛的射箭,而不是指战场上的射箭;皮,箭靶子。射不主皮指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只要射中就行了。②为:因为。③同科:同等。

76、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77、(译文)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78、(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79、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

80、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8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82、试译:孔子说:“射礼的要旨不在于中靶,动用劳役也要各尽所能,这是古代的规矩。”

83、(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84、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85、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86、千乘之国:乘,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为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87、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88、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翻译〗

89、试译:孔子说:“坚信善道,好修善道,用生命捍卫善道。危险的国家不去,混乱的国家不住。天下太平就出来做事,天下大乱就隐居起来。国家正义富庶,自己却贫困潦倒,可耻;国家混乱贫穷,自己却有钱有势,可耻。”

9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1、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92、(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93、翻译::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94、(译文)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95、(译文)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96、33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97、(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98、28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99、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00、(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101、(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姓冉,名雍,字仲弓。②佞(ning):能说会道,有口才。③御:防御,对付。①口给(ji):给,足。口给指嘴巴很管用,说话伶牙利齿,也就是“佞”的意思。

102、试译:孔子说:“自己主动送十条干肉来,我没有不教诲的。”

103、试译:孔子说:“人生在世本当认准正道笔直走,可那些自欺欺人的,却老盼着天上掉馅饼,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104、(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何必要有口才呢?靠口才对付人,常常惹人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光有口才有什么用呢?”

105、(注释1)攻:治,钻研。异端:指怪异的杂学邪说。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

106、(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107、18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