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黑格尔哲学书籍(摘抄31句)

发布时间:2023-07-19 12:00:51 / 作者:admin

黑格尔哲学书籍

1、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道德构建的物质利益基础,是在个人或者阶级集团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相统相一致的基础上。同时认为,道德是历史的产物,既有阶级性,又有人类的共同性。

2、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3、比如,美国哲学家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书比较老了,但简明扼要,忠实所评介哲学家的原本思想,但又有恰当的评论。

4、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

5、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6、二把黑格尔在具体的历史包括哲学史中“定位”之后,我仍然不建议从他的《精神现象学》读起。

7、对此的建议是,最好选择数本西方著名哲学家写的哲学史来阅读。这些哲学家生活在西方,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可能把握得更清晰,叙述得更有逻辑性。(黑格尔哲学书籍)。

8、另外,马克思的经历让我想到了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而实际上卢梭和马克思都是西方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跟马克思的人生经历也非常类似,一生颠沛流离,但思想极具创新也带来了一个新时代。卢梭的思想奠定了今天西方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而马克思的思想则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

9、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10、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11、进阶:开始系统地读哲学史的著作。西方哲学推荐先读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十五讲》、张汝伦老师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再读凤凰出版社与江苏人民出版社合出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中国哲学先看冯友兰先生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再看中山大学与武汉大学合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复旦大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看哲学史的时候,可以结合地看原著选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

12、两者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可论者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13、因为,不知道题主因何原因要读黑格尔;另外,也不知道题主对于西方哲学有多少了解。总之,一是读黑格尔的动因,一是已经具备的哲学基础,这两个事情如果不清楚,很可能就“答非所问”了。

14、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义务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

15、康德的道德哲学,是指一种纯粹的道德哲学,他排除了一切可能的经验而将此种纯粹认为是先天已阐明的一种道德原则。康德提出的道德法则具有绝对必然性,他说:“如今除非在一门纯粹哲学中,我们无法在其他任何地方找到具有纯粹性和真实性的道德法则,因此,纯粹哲学必须先成立,而且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道德哲学。”

16、可能很多人一开始有点奇怪,为什么马克思哲学从历史观着手,而不是西方哲学家擅长的从本体论,认识论上去着手呢?这就要回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和目的,甚至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使命:那就是解放全人类。(黑格尔哲学书籍)。

17、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秀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18、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是单一的画家,应是兴趣广泛的多面手。

19、我的建议是,首先是看一些欧洲哲学史的书籍,以便把黑格尔“定位”。

20、一个灰色的回忆,怎能抗衡现在的生动与自由。

21、换句话说,只有把握了人类历史内在的发展规律,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所以,马克思对历史观非常看重。

22、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

23、由此他反对两种看似对立的真理观:一种是独断论,认为自己发现了终极的真理。

24、逻辑学著作有《工具论》:《工具论》是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亚里士多德。该书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论文的汇编。

25、从古希腊至20世纪,纲要式呈现西方美学史全貌。本书用极短的篇幅和清晰的逻辑线索,把西方美学史两千多年的思想发展历程纲要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每个阶段的美学家的思想都建立了一个精确的模式或概念图式,以呈现出每一代美学家在思想史上都做了哪些创新和推进,以及它们向下一代美学家思想严谨的逻辑必然性。

26、自卑往往伴随着怠惰,往往是为了替自己在其有限目的的俗恶气氛中苟活下去作辩解。这样一种谦逊是一文不值的。

27、我们的理性独立于特殊的关切,而规定意志的能力构成了我们的自主与自由,构成了我们的根本价值。

28、1780年起就读于该城文科中学,1788年10月去图宾根神学院学习,主修神学和哲学。

29、精神为了用一种占有自身的观点来理解和把握自身,改变了它的范畴,更真实,更深入,更密切,也与自身更一致地把握了自身。

30、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