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儒家最高境界的一句话(摘抄74句)

发布时间:2023-11-08 09:28:45 / 作者:admin

儒家最高境界的一句话

1、网站:http://www.qpsy.com.cn/

2、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径所在。

3、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儒家最高境界的一句话)。

4、(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儒家最高境界的一句话)。

5、这说的是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苏东坡所说的“厚积而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等待薄发。

6、“中庸”也称“中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

7、1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8、有的人,已经超越了自身,而开始考虑利人,譬如为了道义、公益、众生福祉而去做事。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间,胸中气象和站立高度已经抵达精神层次。

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自《论语》

10、一是自然境界。有些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者社会的风俗习惯,而对所做的事并不明白或者不太明白。这种“自然”并非道家那个自然,而是指混沌、盲目、原始,那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就是这种人。

11、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其实并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此蒙牛老总牛根生说得很精彩,他说: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

12、小人则相反,虽然表面上称兄道弟,一团和气,却是面和心不和,各打各的小九不能真正团结一致,办成大事。

13、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一样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好把他看做是坏人。

14、(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15、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6、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17、(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18、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与人计较,只是做自己,活在当下之中。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世俗芜杂,我只一笑了之。这个时候,就是放下了。

19、有的人,已经超越了自身,而开始考虑利人,譬如为了道义、公益、众生福祉而去做事。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间,胸中气象和站立高度已经抵达精神层次。

20、(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21、立身修道,是为人之本,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以德行为根本。

22、(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23、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24、小人相反,给小人做事很难,但是取悦他很容易,只要摸清他的喜好就可以了,即使用不正当的方法,吃喝行贿送礼,他也会很高兴。当他任用别人的时候,他就会求全责备,因为小人的作风就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己的。

25、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26、为人处事要不违背天理,合乎道理,顺乎情理。

27、(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28、(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自《论语》

30、(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31、孔子的学生们形容老师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说孔子的气度庄重、威严但却不凶猛,为人处事,温和中又不失严厉。他周游列国,推行周礼,口才好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也懂得适时沉默。

32、有些人,会为了利己而主动去思考和做事,虽然未必不道德,却必定是功利的,而且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33、生会走向灭,繁华会变成寂寞,那些以前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人间只是无常,没有一定。

34、1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理解它,这个叫做认命。

35、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想得开”。

36、(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37、不人就是无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人不就是懂得拒绝,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逐。这两点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38、(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一样,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自《论语》

40、怎样才能拿得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41、三是道德境界。有的人,已经超越了自身,而开始考虑利人,譬如为了道义、公益、众生福祉而去做事。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间,胸中气象和站立高度已经抵达精神层次。

42、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过越大的磨难和困苦。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3、这时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怀疑的,警惕的,复杂的。于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容易变得争强好胜、与人比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44、大多数人都困在这一阶段,虽然纠结、挣扎、痛苦,这却恰恰是顿悟的契机。因为看到了,才能出来;经历了,才能明白。

45、(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46、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47、(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48、人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49、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放得下”。

50、(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51、原谅别人,就是给自我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52、跟儒家学拿得起,跟佛家学放得下,跟道家学想得开:

53、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54、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55、1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56、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想得开”。

57、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等他看得够了,经得多了,悟得深了,终于有一天豁然顿悟,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会走向灭,繁华会变成寂寞,那些以前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人间只是无常,没有一定。

58、信用是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和客观需要。

59、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就姑且存疑,不乱发表意见。

60、生活中并不缺乏体验与成长的机会,就算我们身处绝境,不也正是开辟新天地的大好时机吗?

61、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自《中庸》

62、不好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决定,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63、精神内守为骨,以道家无为清静离欲自守等出尘道慧为中坚。

64、如何才能想得开?哲学大师冯友兰曾提出“人生四重境界”说,其中最高那层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65、(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66、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

6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自《论语》

6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自《中庸》

6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自《论语》

70、什么是“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71、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自《大学》

72、孟子的最高境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73、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