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端午节著名古诗四句(摘抄45句)

发布时间:2023-11-06 09:21:16 / 作者:admin

端午节著名古诗四句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端午节著名古诗四句)。

2、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4、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是由菖蒲和雄黄等物泡制而成的,虽然古人明知雄黄有毒,但他们认为喝了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这是“以毒攻毒”。在戏曲《白蛇传》中,白素贞就是喝了雄黄酒而现出了原形,吓死了许仙哒。

5、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端午节著名古诗四句)。

6、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7、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9、《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10、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11、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12、然而,宅在家里吃粽子可不能满足古人的精致生活情怀。真名士自风流,端午“party”也是许多文人雅士庆祝节日的首要之选。宋代陆游就写过“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的诗句,看来陆游算是个比较喜欢热闹的“派对达人”。

13、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14、    “何方是故乡?”这诗里面孩子的问话正是高深的哲学问题,故乡是我们的起源,也是我们的归路。这也是很多艺术家探索和关注的永恒话题之想起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乡愁》。

15、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__赵蕃《端午三首》

16、    灵魂丰富而独立的人总是孤独的,因为不愿意随波逐流。

17、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后因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18、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19、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20、端午节必挂香囊,香囊内有艾草、菖蒲等香草,还有朱砂、雄黄等物,再包以丝布,配上五色丝线而制作成。香囊有不同形状,香气四溢,具有避邪驱瘟的功效而又玲珑美观;

21、  重要的是屈原坚决不肯随波逐流,不肯做亡国奴,于是在秦国攻陷楚国首都郢都之后,屈原写下绝笔诗《怀沙》,然后怀抱一块大石头,以悲怆决绝之心投进了汨(mì)罗江,以身殉国……

22、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给后人留下100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代表作:《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等。

23、  这首诗的大意是:端午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为谁而设立的呢?千百年来民间传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可笑这汨罗江空自浩浩渺渺,竟不能洗刷忠诚正直之士的冤屈。

24、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交际指导+交际范例

25、南宋诗人、也是美食家陆游写有《乙丑重五》,在品尝艾粽后吟道:“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犹簪艾一枝。”此诗描写用艾叶浸米包裹而成的艾香粽,颇具韵味。

26、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7、据传,清代四川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端午回家,偶见一锅香粽,刚要食,被其三嫂拦住,随口吟出上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声称对不出下联,休想吃粽子。上联连用三个“五”字,且以“讨”相贬,有为难、讥笑之意。

28、《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29、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

30、  端午节又名五月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31、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32、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33、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34、    作者文秀,是晚唐江南诗僧。他的这首七绝,写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的习俗。首二句,是说端午节的来源本于谁人之说,已经搞不清楚了,万古相传,都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后二句,发表了诗者的感叹。"堪笑”二字,大有笑对红尘的意味。但结句,却还表现出对屈原直道而蒙冤的同情。因此说,此诗僧还保留有一点人间关怀的温情所在。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35、诗的前两句:这两句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欲断魂”交代了时间、场景、心情。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心情,找个地方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为后文问哪里有酒家做铺垫。

36、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37、《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8、兄(xiōnɡ)魂(hún)屠(tú)苏(sū)异(yì)欲(yù)

39、赏析: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40、农历五月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09年9月,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众多版本,流传最广、意义最深远的莫过于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

41、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42、    我想:时至今日,这两首古诗词仍有着极强的现实性、普遍性和实用性。我们读后,是该足够惊觉、警醒了吧?!

43、“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南宋.戴复古《扬州端午呈赵帅》)佳节合家团聚,插艾叶、挂菖蒲,品酒食粽之际对联猜谜,其情怡然,其乐融融。

44、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出自: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译文:不同季节的花竞相开放,九子粽也不断出新样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