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金刚经名句(摘抄87句)

发布时间:2023-10-20 09:36:35 / 作者:admin

金刚经名句

1、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外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2、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佛家妙语

3、老年人看名人传记,不仅可陶冶情操,身心健康,而且也会身受感动,结合自身实际教导后人。《毛泽东》书中,也这一段感人故事,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兴致勃勃登望黄阳界,并亲口讲述“黄阳界上炮声隆,报导敌军宵遁”其实第一发炮并没响,成哑炮,第二发炮才响,吓得敌人撤兵,当时有的战土很高兴说是天助我也,其实不然,第一发没有响是炮身还冷,热度不够,第二发响是由于第一发热了炮身的原因。并教导人们不要相信“天助”,而是内在原因所致。这样的讲述就是总结过去,启发后来,老年人也应值得回忆过去来总结深思,指导教育后人,督促后人来弥补自身不促,在后身上得到受益。

4、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5、如果我们做到修布施时不执着于任何外相,这样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有无量的福德。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7、如来只是一个名号,他的本性是慈悲。当他看到众生苦,慈悲众生,就要想办法普度众生。

8、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9、剛念完100遍時,就像沐浴了甘露水一樣,身心一下好輕鬆好輕鬆。自閉痛苦的心得到了這些年從未有過的釋放和解脫。當時,我覺得《金剛經》實在太神奇了!隨即發願,要在一年內持3000部《金剛經》。

10、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11、《金刚经》通篇宣讲的是般若空性的智慧,义理精深,值得细致研究,能有助于我们减轻身心烦恼。因各人资质不同,领悟可能也不同。有人能破除执著,收获自由;有人能心生欢喜,神清气爽;更有人能明心见性,就此开悟。比如:六祖惠能大师,就是了义《金刚经》中“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从而开悟成佛的。

12、「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

13、着重佛的体认:如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是离一切相的。“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是不能於色声相中见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是不能从威仪中见的。如来说法,其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无所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佛度众生,其实“实无众生如来度者”。如来能知一切众生心,其实“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名句)。

14、一切因缘聚合的现象、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梦幻泡影,露水闪电一样,随瞬即逝,无常变化的。

15、虽然诸法性空,但也不是断空、顽空,不能因为“空”我们就什么都不做,还应当“生其心”,就是要发起慈悲的大愿,庄严净土,修菩萨道,利乐有情。

16、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一个五官端正的人。人生的真理只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7、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18、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1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20、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误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

21、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

22、这句经文表达了《金刚经》核心的理念。凡夫之心念念攀缘,妄认一切外境为真实,由此产生种种执著,把心“住”在六尘之中。而《金刚经》告诉我们诸法性空,当我们了知它的空性的时候,我就不会去贪恋它,不去执著它。

23、26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24、这本书确确实残忍,但正因为这些残忍,才深深吸引了我一口气读完了他,在这些浓缩的残忍里,我感受到了特别明显的生存意志,与生命的顽强,也正因如此,我才开始对当下变得更加豁达,人生的终极意义是活着呀,而不是那些金钱之类的东西,每个人努力地去活着,那就已经足够了!

25、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佛家妙语

26、佛法的真如性海,一與多,大與小是無有差別。就像一顆種子,那麼微小,但是它集合宇宙的煦日和風,涵蓋四季的雨露霜雪,集合如此巨大的力量,使它開花結果,傳播無量的未來花樹。一顆種子開萬千花樹,是一也是多,是微小也是巨大的。

27、佛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佛法,更不能执着于非法,法不可取,非法更不可取。不取不是不学,这是告诉我们学佛不要执着,要学了就忘记他,学了跟没学一样,这样才有机会见性成佛,因为成佛的境界,大概也是要,不认为自己已经成了佛,所以才能真的成佛。心中一旦有了法有了佛,便永远无法悟道。

28、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9、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30、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31、持誦400,500,600遍…慢慢地,好運越來越明顯:考試如有神助。剛出門,好幾次就會有認識的,或不認識的很面善的人把我送到目的地。

32、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33、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4、四句偈,《佛学大词典》:“四句偈指由四句所成之偈颂。佛书所载偈颂,由四句组成者,字数多寡不拘。四句偈往往能涵盖经论佛法之要义。

35、从认识一种“道”,并为其命名,和“道”的本身一样,这个名字也是很平常的事情,没有特别之处。没有名字的事物,在天地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等待我们去了解和认识它的原本面貌。已经有了名字的事物,本来就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老子的下一句是这样写的“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36、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37、“涅盘和道境就像是活着的人处于死亡的一种状态”,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死过的人才会明白这句话。

38、于高级班讨论六祖所言:「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本来自己就清净的,无生灭的;本自具足,无动摇的,接着是神通变化,能生万法。

39、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4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41、27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42、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43、13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4

44、小结:道非道,非常道。宇宙万物,道法自然,万物浩繁,难以数计。然而,一物一道,一道一名,各有各的奥妙。《道德经》一句话,世人但凡有说尽道法自然者,岂不是旷世奇人,铸就鸿篇巨制。

45、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46、教我們修行的方法來了,注意啊!金剛經講到這裡,就告訴我們一個修行的方法,是第二等的方法,因為第一等的大家不懂,是沒有字的;第二等是有字的,應無所住。什麼叫無所住呢?應隨時生清淨心。譬如有人講,老師啊,這兩天修行很好呢!有清淨心。現在大家聽過金剛經,很內行了,他只要有一個清淨心,已經是所知量,範圍很有限了。現在佛解釋什麼叫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禪宗六祖初步悟道,就是這一句話,聽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此心本來無所住的啊!因為你不明白此心無所住,無所住是畢竟空;有個空的境界,就不對了,就有所住了,就住在空上了,那是住法上。

47、虽然对修行能起到不同的作用,但是在境界提高了以后,它就成为了“非法”,就要想办法舍弃掉它对自心的影响。

48、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49、于高级班讨论六祖所言:「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本来自己就清净的,无生灭的;本自具足,无动摇的,接着是神通变化,能生万法。

50、这里提到的法,也就是佛说的法,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真正的佛法,是不可说的,说出来的法,已经不是真的佛法了,其实只是名字叫佛法而已。最重要的是后面两句,非法,非非法。

51、(部分内容引自知乎加尔辛老师精解,感谢!)

52、如果色身突破,就有灵通力,心本具灵通力,只是脑壳压住它,让它起不了功用,或是习气毛病障碍它,让它不能鉴照一切因缘。所以灵知灵觉无法现起。

53、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54、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55、《金刚经》:“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56、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57、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58、不要对布施的对象有某方面的执着。不要因为他曾经跟你结怨就不布施,不要因为他长相不好看就不布施,也不要因为他有没有回报你的潜力来判断是否布施。只要有缘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众生,我们应该一律平等布施。

59、「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令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

60、一“学”、“习”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词是语言中最具有革命性的要素,它的意思会随时代变化,会出现义项的强化、弱化、转化等现象。“学”古今都有学习的义项,但古人讲“学”主要是指学习别人的正确认识与积极经验,虽然也不排斥书本知识的学习,但更主要的是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朱熹在《四书集解》中就把这个“学”字解释为“效仿”,这大概与古人传授知识以言传身教为主有关。从“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这些古语中,也可以看到,古人讲“学”主要是指“做人”、“处事”。现在讲“学”,主要是指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61、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佛家妙语

62、6心若有尘天地窄,眼中无物众生亲。内心如果平静,外在就不会有风波。

63、庄周蝶梦,不知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这是出自于庄子。

64、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65、而“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句,且不说修道那么高远的境界,吾辈凡夫俗子,不如意时读一读,就算只能解其深意两三分,再深重的烦恼,也能得到释怀些许。

66、通行版本鸠摩罗什大师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67、也就是说,不要对行布施的人有执着。不要有“是我在帮助你哦,你应该感谢我,以后要报答我”这样的心思,也不要执着于自己修布施的功德。

68、看名人传记,对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很受用,对现实中的学习,生活,工作,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促进,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启发意义!

69、“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0、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71、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金刚经》

72、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闻到了佛法,要怎样去修呢?其实佛所说的,也只是在不同的时候,针对不同的人心所讲的一些事例。

73、我们随口而出的“道可道,非常道。”它来自于国学经典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之第一句。但是原著更能让我们明白这句话的涵义。“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意思是说:我们看到的是一般的道,但它不是亘古不变的存在。

7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5、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着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

76、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7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78、解说:无住在《百法明门论解》中是无贪的定义,因此应无所住是指无贪的意思,同时在般若系的经典中,心通常指慧心所,而慧心所在《百法明门论解》的定义是“拣择”,翻译为白话是指逻辑思维,因此窥基法师翻译为“以智证于无住”,也就是说通过正确的思维而成就无贪。同时无贪是一切解脱者的特征,不会再造任何善恶业,即“无住即无因”。

79、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80、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佛家妙语

81、真的仅仅是名为愤怒而已,没有实相的,愤怒不是真的,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虚妄,是不值得住的,所以说不应住愤怒生心。

82、释义:不要怕月光洒进来,蛤蟆都要照亮天空,想念家乡的火烧云。

83、人世间的有些东西,通过等价交换可以得到,但是对于果位,无论你用金钱,或者是地位、名声,都无法换得,你只有去修才能得到。

84、不瞞大家,末學罪障實在深重,擱家自閉多年,抑鬱,精神分裂。於是,從5月開始,我就每天持誦。多時,每天25遍,少時,基本3遍。持誦200,300遍…慢慢開始引動了宿業:有一天,我自殺了。服了兩瓶精神類藥。

85、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佛遗教经》

86、20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