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赏析(摘抄38句)

发布时间:2023-10-02 10:16:48 / 作者:admin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赏析

1、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诗歌是如此极尽曲折的突出诗人贬谪的孤寂之情,尾联诗人细节化的再现秋风月光。“秋风秋雨愁煞人”,过去的日子出现的“昨风一吹无人会”,没有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能忽略这凄冷秋风的肌肤感,一定是人们沉浸在无情的喜悦里,已然忘记了秋风的凄冷。(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赏析)。

3、这首诗中没有特别引人注意的词句,看不到动人的形象,诗人也没有用什么新奇的方式来描写,那么这首诗的意蕴在哪里呢?何以能够流传千百年而不朽?可以说,这是一首描写回忆的诗,它追忆了在很多年以前的那一个中秋节,那时诗人还年轻,正是意气风发之时,曲江池畔欢饮的热闹场面仿佛还在眼前。诗人在这里只需要稍微提一下“杏园”,提一下“望乡”就够了,我们这些后来的、当时并不在场的读者,根据对白居易身世的了解、对唐代历史的把握,就能够想象到当时的情景。

4、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点评:诗人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以温馨开始,以无言结局。在诗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心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让人伤心至极?

8、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会像刘禹锡那样,永远保持昂扬前进的姿态,“晴空一鹤排云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赏析)。

9、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中秋待月》)

1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11、最壮阔的中秋诗词——《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

12、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13、“遥远”的神圣与净化功能,令我重新认识父亲的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海子和他的《九月》。正是诗人“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透过牺牲,让“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酿成对“草原上野花一片”之蓬勃生命的礼赞!

14、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1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6、刘禹锡参与了当时王叔文主持的对弊政改革的活动,受宦官阻拦,改革失败,从在朝廷的高位监察御史,一下被贬到朗州(今洞庭湖那里)。这诗就是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之后写的。从这里可看到刘禹锡人格的高尚:在被贬的逆境中,仍然葆有高昂的斗志,他借秋高气爽鹤飞天上的景象,抒发了自己虽落在寂寥环境中,而意志依然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情怀。

17、去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佳节。

18、点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pénpǔ,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19、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0、最雄浑的中秋诗词——《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21、岛列千螺,舟横万鹢,碧天朗照无际。不到珠瀛,那识玉盘如此。划秋涛,长剑催寒;倚峭壁,短箫吹醉。前事,似元规啸咏,那时情思。

22、诗中说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是有根据的,自从战国时的宋玉在《九辩》中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之后,悲秋之声便连篇累牍。此诗一反前人悲秋之论,说:“我言秋日胜春朝。”就是说,秋不该悲,它比春天更好。能明确提出秋比春好的,刘禹锡是第一人。

23、诗歌的首颔联多层面的表现诗人的痛苦感,其实这还是生活横截面的对比,那诗歌又是如何完成内容的转折呢?从内容上颈联涉及望乡和圆月,表面上像在思乡,但是“望乡“行为反映的心理,却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而这种心理再次强化了内在的主体孤苦体验。“见月”就是观赏中秋明月月,那是一轮圆月,但行为发问的竟为“几回圆人极度孤寂产生的心理结果。“西北望四方眺望故乡和四野观望明月,能想象出一个人观望的心神不定和急切之情,希望能望到家乡带给自己温暖,能看到心中一轮明月留给自己关怀,却出现相反结果,徒添了诗人不尽的凄苦感。

24、湓浦: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瑞昌西南青山,东流经县南至九江市西,北流入长江。

25、当然,栖息于诗意中的“遥远”,不止回溯以往,更包含了前瞻与前行。

26、释义: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27、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28、却料通明殿里,怕下界云迷,蜃楼成市。诉与瑶阊,今夕月华烟细。泛深杯,待喝蟾停。鸣画角,恐惊蛟睡。秋霁,记三人对影,不曾千里。

29、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江楼月》

30、释义: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31、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32、    前两句写月下之景,间接写月。“中庭”点明了诗人观察和活动的地点,“地白”直写月光洒在地面的景象,近乎大白话或小儿语。李白也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虽然也写地白,但有联想,有“疑”字,浅白之中要文雅一些,诗意一些。“树栖鸦”则更是实写,庭院的树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只鸦鹊静卧枝杈,白亮的月光已经打扰不到它们,院里的人声和琴音也早已习惯,渐渐进入了睡乡,此处隐含着夜色渐深之意。有论者说“树栖鸦”是想象之词,是通过听不到树上鸦鹊的惊叫而感知其“栖睡”的结论。而笔者幼时印象,秋天的月圆之夜,落了叶子的高树上,点点鸦鹊是隐约可见的,疏枝黑鸟朗月,别有意味。总之,“中庭地白树栖鸦”以浅白之辞写眼前之景,有看到的,也有听到的,通俗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甚或现代手绘之简笔画。接着“冷露无声湿桂花”是从触觉和视觉来写,给人联想的空间:中秋夜深,冷霜笼罩,月光下的桂花树似乎被霜露打湿,一切都沉浸在静谧之中。这样的气氛比第一句更沉郁了一些。如果我们放眼全诗,联系下文诗人望月,还可以大胆想象,明月庭中,广寒宫里,那兀立的桂树也许早已浸湿,显得更为清冷。这样一想,意境就会更为沉郁。而这一切,都是在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33、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4、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3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6、夜晚从来比白天更适合思考,张若虚曾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苏轼亦曾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词戏仿《天问》,全篇发问,问得韵致跌宕、意趣盎然,且在笔墨浮游之间不露痕迹地将传说中的月宫、嫦娥、蟾蜍、玉兔全部勾连起来。

37、昔今这种对比古诗里还是常见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过去听闻就该登楼观望洞庭水,可是不知为何直至今朝才有机缘登临,道出诗人生活无尽的无奈和生活的凄楚遭遇。其实白居易在对比中也在暗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