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摘抄98句)

发布时间:2023-09-19 10:16:04 / 作者:admin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1、以便认识万物生成的情形。综观六气自始至终、或早或晚的运动情况,五运(五行)的时大时小,或盈或虚的变化情况,用最根本的法则来研究它们,用最精确的数字来考究它们,从而垂训示教千年万载,绝对没有差错。

2、九月中气为霜降,此露气因寒冷而结成霜。立冬之后的节气是小雪和大雪,寒气起初是露,发展为霜,最后变化为雪。霜之前是露,露由白而至寒,这就是白露、寒露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3、  6月是上半年的最后一个月。6月的节气有芒种和夏至。芒种有两层含义,一是麦类等有芒植物迎来收割的时节,二是指谷黍类作物到了播种的节令。“芒”与“忙”同音,这也意味着农家到了“大忙”的时候。  在北半球,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天之后,白天渐短,黑夜渐长。夏至以后,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让人无法捉摸。唐代诗人刘禹锡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佳句,但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没有诗中的浪漫,常常伴随着灾害。

4、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5、白露:八月初一前后(公历9月7-9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初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6、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7、霜降:天气变冷,植物叶子上开始结霜,霜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

8、白露:天气转为凉爽,昼夜温差加大,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容易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故得名白露。

9、春雨贵如油。这个时节降水明显增加,更好地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

10、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摄氏度至22摄氏度的时段。

11、白露:天气转为凉爽,昼夜温差加大,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容易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故得名白露。

12、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13、冬至:与夏至相反,北半球冬至时白昼最短,日照物影最长,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北方民间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14、  10月中的节气有寒露和霜降。“寒露”意为“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寒气渐生,必须注意养身,故有“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的说法。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秋天终于迎来了尾声,开始向冬天过渡。此时,早晚天气较冷、中午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俗话说“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枯萎,故汉代张衡有“繁霜降兮草木零”之句。  在北方,10月份,红叶如火,黄叶似金,是观赏秋叶的最好时节。(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

15、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16、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17、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18、  公历是西方国家通用的纪年方式,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为纪年的开始。我国古代多以农历纪年,公历进入我国则相对较晚,直到辛亥革命之后的第二年(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才决定以公历作为国历,而在纪年方面,则采取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并行的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决定继续采用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

19、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最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天。天文学上划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20、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2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极致。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冬至北半球白昼最短。“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秋分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22、大暑:这时正值“中伏”,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炎热时期。

23、一昼夜分五十刻,也是按阴阳区分。所以古书上说,“分则气异”,就是这个意思。冬至、夏至的“至”,也是就六气而言的,五月中的时候,司天的气到了它的位置,十一月中的时候,在泉之气到了它的位置。

24、立夏:寓意着夏天的开始,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增多,炎暑将至。

25、小暑:这时正值“三伏”的“初伏”,气候炎热、蒸闷。在农业生产上,多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治理。

26、  9月的节气有白露和秋分。白露过后,天气转凉,我国真正进入了秋季,清晨青草和树叶上明显能看到露珠。秋风带走了空气中的水分,形成“秋燥”。此时的秋雨已经缺乏了滋润草木的温柔,开始展现其冷酷的一面。虽然白天还算和暖,但夜晚很容易着凉。  “秋分”和“春分”一样,昼夜等长。秋分过后,我国各地开始昼短夜长。我国古代分别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秋分这天正好处于90天的秋季中间,平分了秋季,故名“秋分”。

27、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28、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最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天。天文学上划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29、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其中之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30、《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气温上升,中国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因此得名。”

31、大雪:大者盛也,这时而雪盛矣,此时的天气较前更冷,降雪的次数和量也将增多。

32、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33、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34、清明的时间点在公历每年4月4-6日,而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三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

35、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36、小寒:是一年中温度已到严冬的节气,这时正值“三九”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寒地冻,进入严冬时期。

37、春分、秋分的“分”,是就六气而说的,就是二月六气的初气终结,与二气相交,八月中四气终结,与五气相交。如果就四季而言,那么阴阳寒暖之气,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区分开了。

38、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39、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0、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41、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42、冬至:十一月十五前后(公历12月21-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昼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初候:蚯蚓结,二候:麇角解,三候:水泉动。

43、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44、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芒种火烧天小暑、大署、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45、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46、立秋:我国习惯上作为秋季的开始,预示着天气转凉,植物结子,秋收季节即将来临。但立秋后暑气并未散尽,还有气温较热的“秋老虎”在后头。

47、芒种:“芒种”是“忙种”的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公历6月05-07日交节。

48、春分:春分恰是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昼夜各半的一天。天文学上划定春分为北半球春季的开始,我国大部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49、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左河水)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50、春分: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1、“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52、  四川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53、小寒中的三候,其物候反映分别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在候鸟中,一候,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但还不是迁移到我国的最北方,只是离开了南方最热的地方;二候,喜鹊此时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了阳气的滋长而鸣叫。

54、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55、秋分:秋分与春分这一天一样,太阳又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秋分这天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秋天。

56、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57、秋分:八月十五前后(公历9月22-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初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58、今年6月6日为芒种。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59、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最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天。天文学上划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60、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61、盛夏正式开始。天气开始炎热,暴雨暴雷多的时节。

62、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

63、  最全的二十四节气的含义介绍——解惑:清明是第几个节气 

64、  11月中的节气,有立冬和小雪。立冬是冬季的开始,“立”表示“建立、开始”,冬表示“终了”,合在一起就是农作物收获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在古代,立冬这一天,人们也要给逝去的先祖送上寒衣,这个习俗称为“寒衣节”,后来改为农历十月一日举行。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古籍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故称“小雪”。进入该节气,阴冷的西北风开始呼号,北方地区已进入寒冰封冻季节。

65、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66、谷雨:它源于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谷雨过后意味着春季的结束。谷雨时节气温快速升高,雨量充足,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生长。

67、霜降:《月令七十二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表示泛博中原地区开始有霜。

68、《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雨水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69、冬至:与夏至相反,北半球冬至时白昼最短,日照物影最长,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

70、白露:天气转为凉爽,昼夜温差加大,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容易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故得名白露。

71、 在死亡面前,为了求生,即便突破底线,无情无义,也不一定能够生存。这个女人会死吗?

72、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73、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74、清明: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公历4月04-06日交节。

75、立秋:我国习惯上作为秋季的开始,预示着天气转凉,植物结子,秋收季节即将来临。但立秋后暑气并未散尽,还有气温较热的“秋老虎”在后头。

76、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77、寒露:太阳直射点南移,气温下降,露水森森,将要结冰。

78、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华南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华南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华南中部夏旱更为严重。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西北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但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时,使赣、浙、闽、粤等省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日最低气温低于17℃的低温阴雨天气,会影响这些地区的早稻稻穗发育和扬花受粉。俗称"五月寒",又称为"小满寒"。

79、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80、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一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希望天上神看到。二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三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

81、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里香。

82、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24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古代人们观察天体运行,用来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下面来看看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24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简介24节气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83、立夏:表示春去夏来,行将进入火势的夏天。此时万物生长愈加旺盛,欣欣向荣。田间治理日益繁忙。

84、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85、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86、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87、介子推对于不公正的待遇并不论争,而是不声不响地领着老母亲离开了京城,跑到了今山西省境内的绵上山中隐居起来。不久,晋文公想起了介子推之功,但却不知他的踪影。他大为懊丧,连声叹道:“此乃寡人之过也。”经过几个月的查访才得知介子推的下落,于是晋文公亲自跑到了绵上山。

88、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二十四节气较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

89、“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90、小满在四月中,先哲对此有如下说法:小雪之后,阳气一天增长一分,经过三十天就增长至三十分,而形成一昼也就是一天,这就是冬至。小满之后,阴气也是这样天天增长。

91、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9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本文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93、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这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其中大暑和大寒往往是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日子,而处暑则表示炎热的夏天结束。处在这里指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94、雨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初候:獭祭鱼,二候:候雁北,三候:草木萌动。

95、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96、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97、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