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收藏学习!
2、 孔子说:“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3、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大家都喜欢他,一定要考察。
4、《关雎》为《诗经·国风》之首篇,是“四始”之首,历来说诗之大义,多从《关雎》说起。
5、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孔子论语名篇)。
7、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现了二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其实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这是相对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而此处的“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8、“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论语》
9、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10、人人都希望富贵,但如果是通过做违背道义的事情而得来的富贵,那对于君子来说,就跟浮云一样,没有什么意义了。
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语意)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
12、(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3、前三人都谈到如何治国,只有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四人言毕,孔子唯独赞赏曾点之志,感叹道:“吾与点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16、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17、 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19、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20、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1、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22、由于保存情况不佳,海昏侯墓《论语》简中可释读的部分大约只有今本的三分之文字较多的篇目有《公冶长》《雍也》《先进》《子路》《宪问》等,对应今本《乡d》《微子》《子张》篇的内容还没有被发现,《颜渊》篇是否存在也还不能确定。考古人员也没有找到全书的书名,“论语”这个书名是整理时根据内容拟定的。
23、其中有很多名句值得我们学习,提升我们的修养。
24、请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5、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26、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27、 (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28、秦朝焚书坑儒,战乱频仍,导致《论语》一度失传,到了汉代又流传出了多个版本。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录,《论语》有齐、鲁、古三个版本,在用字、篇名、篇数等方面各有差异。
29、(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孟子·告子上》)
30、 考前十天,背背书,练练题,保持大脑的热处理状态。
31、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3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纯朴的民风。
34、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35、《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36、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37、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38、译文:孔子说:“没有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没有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扩展资料:论语节选
39、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40、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41、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42、(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43、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44、白话文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45、 (翻译)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46、孔子诗论简中,孔子说,《关雎》之改,其思益也。
47、(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48、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49、(钱 穆)牢说:“先生曾说,因我没有被大用,所以学得许多艺。”
50、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51、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全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我们现在所翻译的,把“知”(智)和“仁”分开来说,说什么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52、译: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53、真相:我们来看原句,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孔老夫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
54、(2016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55、译: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56、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5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论语》
58、(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望中犹记佛狸祠下
59、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0、(答案)纫秋兰以为佩 锲而不舍 剑阁峥嵘而崔嵬 人亦念其家 何似在人间 波涛如怒 报之以琼瑶 怜子如何不丈夫
6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2、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63、(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64、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65、(2020年高考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6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67、李商隐在《锦瑟》中,写美好的愿望终如蓝天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句是“蓝田日暖玉生烟”。
68、在路边听闻到一点消息,也不加考证,就到处传播,这是有德之人所不取的。
69、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70、不仅如此。”琴瑟友之”,这个谈恋爱的过程,我们今天叫做“处朋友”,是考察对方的人品,看两个人是不是志同道合,能够相濡以沫,能在未来的生命中互相珍重,相融共生。这是本情行礼,由礼生和,由和定交的过程。
71、《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72、在大多数情况下,“天”被翻译为“heaven”。“Nature”这种译法也曾被采用。而在马可·波罗那个年代,他选择了“God”这一用意,他还自创新词“天主”(Heaven’sLord),而这一词汇还成为了中文中对于罗马天主教信仰中的唯一中文翻译。
73、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74、“《仪礼》合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苹》,而孔子但言《关雎》之乱,亦不及《葛覃》以下,此其例也。乐亡而诗存,说者遂徒执《关雎》一诗以求之,岂可通哉?乐而不淫者,《关雎》、《葛覃》也;哀而不伤者,《卷耳》也。《关雎》,乐妃匹也;《葛覃》,乐得妇职也;《卷耳》,哀远人也。”
75、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7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7、译: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78、见打油诗起了效果,卜天寿趁热打铁,引用《论语·先进篇》的经文,论证春天不是读书天,至圣先师也要出去旅游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79、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80、这句话言简意赅,就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
81、宋代以前,诗乐不分。我们现今的教育体制中,乐教是被极大边缘化了的
82、白话文释义: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3、圣人当初就已经意识到并明确讲出来的问题,可惜直到今天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无法完美地做到。
84、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85、人的需求及其表达-感情以有利于社会的方式实现,就是和。以不利于社会的方式实现,就是戾。
86、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87、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88、古代汉语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据统计,《论语》在过去两千多年间,竟出现了有八千多种不同注释。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许多注释跟其他注本彼此之间存在直接矛盾。而在西方世界,《论语》也有众多不同解读的英语和其他印欧语言的译本。
8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90、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91、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92、(6)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 潼关怀古》)
93、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94、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95、译: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9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7、但是,这种“个体性”并非那个作为自由、自治独特个体的概念。考量孔子伦理学观念,我们不该强加此类个体性概念。
98、(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99、《诗》、礼是当时教育的重点,《诗》在当时,应用极广,这些应用在夫子说诗中都有体现。比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认识教育功能,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使于四方而能专对的言语功能,洋洋乎盈耳的礼仪功能等,这些功用,应是当时通有。季札观乐中多有体现。夫子以诗修身,指点人走向性情之正,这是其诗学的精华处。
10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