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道德经中最狠的一句话(摘抄70句)

发布时间:2023-09-09 11:11:18 / 作者:admin

道德经中最狠的一句话

1、译文为: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

2、此后,伯启和士兵同吃同住,每日亲自操练军队,三顾茅庐延请有能力的人,自己刻苦训练武艺,熟读兵书,一日不曾懈怠。 

3、这里先不要往下看,闭上眼,给自己三秒钟,在内心做出答案。

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我有个大学室友,上大学的时候第二外语选修的是韩语,刚选修那会,她比任何人都努力,除了上课,她就报补习班,买各种各样的教材。

6、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场。

7、庄子:真正的快乐,源于你有一颗自由自在的心(道德经中最狠的一句话)。

8、你要相信时间,最终你会把那个如命的他忘得彻彻底底一干二净。

9、周朗的谋略巧妙地保全了天下,失去了妻子和折叠的军队。

10、杨鹏老师,他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是大学古典文献学教授。

11、我们有多少人,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

1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3、我们常常以为只要加快速度,就能尽早达到目的地。

14、比如说,每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妻儿、亲戚朋友都是仁爱的,对于冤家仇人则是冷酷的,但对于没有关系的路人,则是冷漠待之,不会特别亲近,也不会特意疏远,这就是《道德经》中的“不仁”。

15、先是忧虑与忧虑的世界,后是音乐与音乐的世界。

16、“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做人当朴实无华,虚怀若谷,低调谦逊。谦虚的人总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能体贴尊重他人,不会盛气凌人。当你怀有谦卑之心低调生活时,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17、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18、管理学也可以说是统筹学,也可以说是谋术,老子是最讲究谋的,要深谋远虑,谋术还要分阴谋阳谋。用管理学的话说,管理需要从长计议,必须有明文的政策,和暗中的人心。

19、《道德经》最奇妙的一点,就是他的辩证法,看待任何事情,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用辩证法。而《道德经》的辩证法至少告诉我们以下几点:

20、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1、不争可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坐公交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座位,免去站着的颠簸。可是如果车上有老人上车,年轻人们主动不争,让老人可以有座位坐,这无形中就做了善行。这种善行在社会上成为一种风气,那么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和谐很多。

22、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3、杨绛曾说:“我们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24、老子说的仁,当然指仁爱。但老子说的不仁,就指残忍吗?显然,仁爱的对立面是残忍,但在仁爱与残忍之间,却存在着一个冷漠无情的中间地带,而这才是老子说的不仁。

25、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对立的。阴阳、彼此、内外,物我、得失、成功失败、荣辱、贵贱、为与无为、男女、教学、……如第一章的“道”和“可道”、“名“与“可名”、“无”和“有”。而二元的对立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反者道之动”。可以说,事物对立是绝对的。

26、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意思是:狂风不会吹一早上,暴雨不会下一整天,其哲学意义在于事物都有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狂风总有一天会停止,大雨总有一天会消失。所以,处世为人当依循自然,顺从民意,不可妄作非为。妄作非为必不能长久,因为天地妄作的狂风暴雨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27、上联:“骑青牛,出函谷,老子姓李;”出对很绝,用典老子出关,最后四字还语意双关,既陈述事实,又带有不可一世的傲慢。这是周朝时出的上联,一直到了唐朝才有一刘姓诗人,对出了很霸气的下联:斩白蛇,兴汉室,高祖为刘。下联化用刘邦斩白蛇起义事,最后四字同样语带双关,而且足以压制住上联的那种狂劲。

28、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老子所描绘的小国寡民形象。吃得饱,吃得香,不刻意追求山珍海味,人健康吃东西就会觉得香;衣着保暖舒适,不刻意追求名牌,不与人攀比;居住挡风避雨简单,不刻意追求豪宅;按自己的习俗过自己的生活,其乐融融。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我们每个人怎么还会不幸福呢?现在的人太累,为什么?刻意的追求豪宅,豪车,名牌满身,去追求与自己的德行和能力不相匹配的东西,能不累吗?

29、首先“反者道之动”,意思就是说矛盾的对立物是向着对立面转化的,永远是这么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比如你修道,是得向着非凡俗的事情所努力,这样才能到达你想要的结果,才能真正修得道。

30、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31、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32、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做出的成果不要具有己有,你取得了成就不要恃功而傲。很多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追求也没有用,所以人生要懂得淡然知足。

33、意思是说,道家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个文化。“广博”是包罗众多,“精微”是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其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处于道德经,可谓寓意深远。意思是“道”就是“自然而然”。

34、这就是老子主张的“以反求正、以曲求全”的“道”。

35、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36、——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7、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38、译文为: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因此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的功业。

39、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40、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4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42、管理好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有利因素怎么处理,不利因素怎么处理,处理好了,都有用,处理不好,都没用。“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处理好了,坏事变好事处理不好,好事变坏事。

43、特邀国学领域有深厚研究的专业导师进行答疑辅导,解析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有理论、有方法,帮你真正理解经典,将经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4、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45、可以对公法、人民和国家唱私歌;可以去私人执业公法,那么军队强而敌人弱。

46、为而不争,不为达不成目标,但是不争却不然。倒不如理解为尽人事听天命,又或者说,制定计划,但是不要有期望。

47、当我们面对一位不对谈的人,心中会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48、bb0>千首歌然后是箫声,观剑然后是知识。

49、《道德经》: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50、心脏病一定是心药一定是心药,也一定是系铃的铃人。

51、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52、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53、圣人做事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为而不争,是老子全文最后一句,可见其重要性;一个是“为”,另一个是“不争”;看似有矛盾。

54、“老子”李耳,也称老聃,周朝人,后来被誉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说实际话,在他的《道德经》中是很难找到特霸气地言语的,因为他研创的“道学”是蕴涵着较为深髓哲理的,不像现在的大白话,一眼就能看出的。

55、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6、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57、老子在最后一章,还是强调了善良,要多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做事,最终才会得到好处;想着整别人,自己一路势必辛苦,心里面时刻有所挂碍,即使获得一时胜利。

58、道家思想,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清代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对道家的学术,就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59、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60、然而这句话的原本意思是说,一个人真能做到了“无争”,那么,天底下再没有什么能够与他争的了。

61、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62、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6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6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5、别灰心,我倒是找来了一副有关“老子”的奇妙对联,堪称“霸气”十足,分享给题主,请往下看——

6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67、恒也。——第二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68、老子认为,人要效法天地,而天地的不仁又是效法道的“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那些理想的统治者,即圣人,也像天地一样不仁,圣人对百姓毫无偏私,冷漠以待,任由百姓自由发展。所以“不仁”也就是《道德经》中一直论述的“无为而治”。

69、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