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姓郑的名人历史名人(摘抄54句)

发布时间:2023-08-10 11:02:54 / 作者:admin

姓郑的名人历史名人

1、署广西柳州府知府,湖南宝庆(今邵阳市)知府,山东济东泰武道员,湖广安襄郧兵备道(今湖北之安陆、襄阳、郧阳三地区,当时各为府)。致仕后家居近20年。其府第今存。

2、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3、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郑”,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郑氏家族”,再点击“关注”,即可成功加入中华郑氏大家庭。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郑氏文化,传播郑氏正能量。

4、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5、郑旦,春秋末期越国美人。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居浣纱溪东。美艳绝伦。

6、1900年领导惠州(今惠阳)三洲田起义,鏖战两旬,屡败清军,队伍发展到2万余人。

7、所画墨竹,常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惜已无真本存世。

8、即姬寤生(公元前757-公元前701),郑平王东迁后,郑庄公的祖父郑恒公被封为周室的卿士,郑庄公继其父武公为周的卿士。

9、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长期不令而治。”郑定公八年(前522)子产卒,孔子惊闻子产死,泣曰:“古之遗爱也。”

10、他牺牲后,家乡立少愚乡,树少愚碑,并年年纪念不息。1981年11月27日渠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11、郑振铎: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代表作品有《猫》《我们是少年》等。1898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58年10月17日去世。

12、郑虔,字趋庭,又字若齐,河南荥阳荥泽人,《新唐书》卷二0二有传。盛唐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也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

13、郑吉(?~公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

14、先秦时期,郑姓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其中,山东郑姓源于邴地(今费城),为原郑国派驻人员的后代。

15、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

16、他的《寒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表现了坚强不屈的傲骨。相传在明末苏州承天寺古井里发现的郑思肖《心史》,顾炎武就为此写了《井中心史歌》。

17、回到杭州的丰子恺在西湖边的静江路(今“北山路”)租了一所平房,地处葛岭之下,与孤山隔湖相对,丰子恺为其取名“湖畔小屋”。因为相距很近,丰子恺常去楼外楼与朋友湖畔夜饮。一日,阔别十年的老友郑振铎来到杭州,丰子恺与其在楼外楼畅饮,一斤落肚还不算完,可见丰子恺的酒量,他们的下酒菜是酱鸭、酱肉、皮蛋、花生米、豆腐干等,有诗记载: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18、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19、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

20、郑源焘:清乾隆皇帝重臣.二品衔.总办苗疆军务。

21、当时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护柩外,还赐挽联一对,日:“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22、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

23、⑤、满族改姓郑姓:满族济礼氏,亦称纪里氏,世居驽宜(今俄罗斯萨哈林岛)、长白山区、占尼河(今吉林梨树叶赫河支流)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郑氏;

24、分布:秦灭六国后,迁徙楚国公族大姓于关中,上官氏则被被迁往陇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唐末纷扰,上官氏的先人南迁至今福建的南平市光泽县。

25、当时郑国处于晋楚两强之间,国内强族交讧,兵革频临。子产为政,内修法度,宽猛相济,安抚百姓,抑制强宗,保持国内政局长期稳定;外应诸侯,周旋于列强之间,卑亢得宜,数以辞令折服强敌,使郑国免遭兵革之祸。

26、源自子姓。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

27、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28、丰子恺一生与杭州有缘,1914年来到杭州求学,深受李叔同、夏丏尊、马一浮等人的精神引导,抗战爆发后他被迫颠沛流离到重庆,1946年再次返回杭州,他给好友的信中说,“走遍中国,觉得杭州住家最好……”

29、为「扬州八怪」之其诗丶书丶画被世人称为「三绝」。

30、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郑氏简介,水利专家。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31、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

32、作家,文学史家,着名学者,字西谛,有郭源新丶宾芬等多个笔名,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

33、《志摩日记》中,记载了1918年9月29日中秋夜徐志摩和胡适之等友人到楼外楼饮酒赏月的情景:“我们在清华开了房间后,立即坐车到楼外楼去。吃得很饱,喝得很畅,桂花栗子已经过时,香味和糯性都没有了。到9点模样,她(‘月亮’)到底从云阵里奋战了出来,满身挂着胜利的彩霞,我在楼窗上靠出去望见湖光渐渐地由黑转青,清中透白,东南角上已经开朗,喜得我大叫起来。我抵拼喝他一个醉,回到梦里去访中秋,寻团圆——梦里是什么都有的。”

34、有的提出,对郑注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认为他代表当时庶族中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同宦官集团进行了斗争,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35、郑合惠子,1994年9月16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2013年,高中毕业的郑合惠子考入了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播音主持系。2015年,加入万合天宜并正式开始演艺生涯。

36、郑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37、1152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郑樵,郑樵仅用「豆腐丶白盐丶白姜丶荞头」相待,两人谈诗论文三天三夜;下山时,朱熹的书童对此颇有微词,朱熹却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

38、分布:分布于山东曲阜、泗水一带。夏侯氏的郡望为谯郡、鲁国郡。谯郡,东汉建安年间设置,其地在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

39、宋朝时期,郑姓大约有75万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97%,排在第二十位。福建为郑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郑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河南、浙江三省,这三省郑姓占郑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江苏、广东、江西、湖北等。中国郑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豫鄂两块郑姓聚集区。

40、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41、郑成功(16026-160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42、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

43、伶人称他为郑老先生,死后由伶火火葬於杭州灵隐寺。

44、前18年,郑躬率领六十余人,放出囚徒,夺取兵器,攻入四个县,聚众一万人,自号山君。

45、接着,他就说:“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仁智忠勇俱全,有臣如此,在晋国之法固宜烹矣!”晋侯听了,大吃一惊,立刻决定不杀叔詹,并且款待他。

46、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省苏州),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

47、子产(?~前522),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称公孙。是我国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郑简公十二年(前554)为卿,二十三年执政。

48、郑成功(16026-160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49、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

50、参加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担任“先锋”(即敢死队员),随队进攻督署,勇敢顽强。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幸被同志救护脱险。

51、姓氏起源:以官名为氏。西周、春秋时有太史(太史令、太史丞)官。其后代以祖上官职“太史”衔为姓,称太史氏。西周时,周文王的孙子胡于蔡,又称蔡仲,其后人有的以太史为氏。

52、明朝时期,郑姓大约有1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1%,排在第十五位。浙江为郑姓第一大省,约占郑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仍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这三省郑姓大约占郑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苏、安徽等。中国郑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迁移,以浙江为中心的郑姓聚集区开始形成。

53、回朝后,建议朝廷置大将防止南北匈奴互相联络,促成度辽将军的设置。后因推辞再次出使匈奴而获罪。历官军司马、护西域中郎将、武威太守、左冯翊。建初六年(81年),出任大司农。为官清廉正直,反对重行盐铁专卖。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