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名句名篇(摘抄80句)

发布时间:2023-08-05 11:59:02 / 作者:admin

名句名篇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吾师道也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4、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如:将艰难苦恨繁双鬓中的繁与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烦记混写反。若要想记准,就得对比着识记。前者中的繁是繁多之意,繁双鬓指两鬓白发不断增多,繁是动词增多之意;后者中的烦为麻烦之意,频烦是从刘备这个角度来说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统一天下大计,确实有点麻烦诸葛亮了。如此对比着识记就不会记混。还有的考生将不同两首诗中涉及到的相同内容的诗句混淆了。如: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与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混淆。虽然两者都涉及到了诸葛亮及出师,但出师内容不同,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同。《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中的出师是指出兵伐魏,而出师一表真名世中的出师是指《出师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凭吊诸葛亮时对其未能统一中国深表惋惜之情,也有激励仁人志士报国建功之意;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则是陆游对诸葛亮的仰慕及对《出师表》的颂扬,也表达了他要以诸葛亮自期,为北定中原奋斗终身的决心。如此对比识记就不会记混了。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6)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7、(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抟扶摇”“筮”“咎”等。(名句名篇)。

8、(2)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0、《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名句名篇)。

11、(3)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之后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不仅不同情,反而还讥笑她,她却只能“ 静言思之  , 躬自悼矣 ”。

13、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或者休妻的法律术语是“协议离婚”。

14、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5、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16、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17、白居易《琵琶行》中“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

18、屈原在《离骚》中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19、《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0、(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1、(2)敞开你善感的心扉,尽情领略春天的美好。初春的小雨、草色是那样的美妙动人:“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莺、燕、花、草无不传递着浓浓的春意:“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假日,同学们沿着崎岖小路登上九华山峰顶,极目远眺,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大家不禁慨叹:“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太妙了!”(用《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22、答案:(1)秋月春风等闲度(2)不愤不启(3)晦明变化者(4)剑阁峥嵘而崔嵬(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6)不敢言而敢怒(7)月涌大江流

23、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4、习家池则是习郁的私家园林,也就是“别墅”。习郁爱山水,而这三地联结,就构成了一条非常理想的游山玩水的路线。从宜城出发,泛舟汉水到鹿门山麓,“结缆事攀践”,到鹿门庙祭祀神灵,欣赏山林景色。

25、(2)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______,_____”描写了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26、(2)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27、(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29、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0、《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吾师道也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31、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2、(18届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校内)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33、 别理会那些陈归俗套,它们只会使优柔寡断的人延迟建立他们的未来生活。——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34、(1)《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丰年酿酒,与朋友共庆的欢乐情景。

35、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做此篇,兼怀子由

36、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37、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8、(18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11月校际联合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9、读书名言古代读书名言自古中国浩瀚文化中,流传不少经典读书名句,激励世代人发奋图强.如颜真卿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蒲松龄有:“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苏轼认为:“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而大思想家朱熹认为是:“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到清朝,戴震有:“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是画家郑板桥的名句.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举一而反闻一而知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宋)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明朝理学家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南宋尤袤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清童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学者)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谓(明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勤奋好学是提高自己拥有才能的最好方法,也必须培养自身有坚强意志和承受能力.这是立足于每一时代的先决条件.——方海权不要问我得到多少东西,至少,我懂得感恩和奉献.那是历代贤圣书籍的恩典,因此为人要勤修勤学.——方海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宋)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宋)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40、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41、⑤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43、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樯橹灰飞烟灭(3)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4)则孤陋而寡闻

44、(18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高三12月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5、《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7、《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48、--《鲁迅全集》●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49、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纯朴的民风。

50、(2)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1、(4)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52、(18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11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54、(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拂”“峥嵘”“崔嵬”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55、李商隐在《锦瑟》中,写美好的愿望终如蓝天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句是“蓝田日暖玉生烟”。

56、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其中的叶写成了夜,襟写成巾,此乃字义不清的结果。若记住了隔叶黄鹂空好音是写黄鹂鸟隔着树叶徒然唱着美好的歌,泪满襟是泪水沾满了衣襟,也就写对了。

57、(3)《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8(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59、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0、(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到秦的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地浪费掉,

61、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奥斯特洛夫斯基●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62、(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

63、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64、《离骚》节选的开篇两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 ”,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奠定了基调。它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语文月刊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65、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这两句大意是: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少壮时下功夫,到老年才能有成就。此名句原是陆游写给儿子的劝学诗。他要求儿子以占人为榜样,终生追求学问,积累知识。自从陆游诗成为文化遗产在社会上流传之后,此诗便具有了积极的社会意义。两句实际上是利用了中国人祟敬祖先、崇敬古人的心理,以古人治学用志不遗余力为例,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是古今劝学的常用名句。

66、---郑玄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7、(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68、点睛: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而且现在课标卷考核“理解性默写”,因此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

69、《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70、基于名篇名句默写存在的以上问题,我觉得在背诵默写上,我们不仅仅要逐人查背诵情况,更要在诗文的讲解中注意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师查背也采取规定限制语境意义的方式,让学生从一接触古诗文背诵开始就确立理解诵读(意诵)的概念,夯实基础,多学多练,确保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分数不再无谓的失分。

71、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的新乐土。(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72、(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________________,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7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74、《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75、 其实我很想你,不只是当我在远方。可是我不能说。——八月长安《橘生淮南暗恋》

76、答案:(1)亦足以畅叙幽情云无心以出岫(2)奈何取之尽锱铢征帆去棹残阳里(3)雨雪霏霏乌鹊南飞(4)乾坤日夜浮寄蜉蝣于天地

77、答案:(1)见贤而思齐焉(2)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3)乌鹊南飞(4)犹抱琵琶半遮面(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无案牍之劳形(7)塞上风云接地阴(8)薄雾浓云愁永昼

78、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