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百度云(摘抄83句)

发布时间:2023-09-04 09:44:30 / 作者:admin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百度云

1、当北极近到可以触到南极,地球便消失了.——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昆德拉更关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学是在没有人物、没有境遇的条件下进行的”。

4、元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传统小说往往关心的是人物、事件,是作品所叙述的内容;而元小说则更关心作者本人是怎样写这部小说的,小说中往往喜欢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喜欢告诉读者作者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更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边创作边解构自己的小说)

5、“爱情”是这部小说的关键词之一。人物都思考并寻求爱情,但他们与所爱之人的爱情往往有种种同床异梦的误读,即使是彼此渴望的也在有意无意中相互疏离。理想的状态似乎只在理想之中。当特丽莎终于看清楚托马斯的爱,他们却即将走向人生的尽头。这也许是悲剧,但是在活着的时候还有机会达成深深的体谅,难道不也是值得庆幸的吗?  

6、这又是一本哲理小说,充满了哲学思辨。该书一开始就将托马斯的问题摆在那里:在没有永劫回归的世界里,生命存在之轻。小说首先提出问题为托马斯设定规定情境,即轻与重的存在编码。于是哲学思考本身有了小说性,问题本身则是小说家在作品中显现的哲学思考。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加以考虑、审视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这部书告诉我们,人最珍贵的是生命,我们不能预示它会怎么样。人生一定要现实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那种虚无缥缈的理想之轻。书里头有句话:法国的大革命如果不断地发生,那么世界将多么可怕。但即使是那么可怕的事情,它发生了,随着年岁的过去,时间慢慢把血腥的东西抹去。

7、永劫回归、轻与重:实际讨论的是存在与虚无的问题,我们生命都只有一次,那我们是永恒的吗?如果不是,我们何以立身,我们何以抗拒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8、前苏联干的坏事很多,比如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的匈牙利事件,事件共造成约2700匈牙利人死亡。1979年12月末,苏联出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大约100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难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百度云)。

9、(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 —2008),法国“新小说”流派的创始人、理论家和代表作家,电影大师。电影《去年在马里安巴》。代表作有 《橡皮》 《窥视者》 《嫉妒》等。

10、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1、《法国中尉的女人》作品,是反击20世纪60年代“文学衰竭论”和“小说困境论”的一部力作。该小说一经问世,就因其在叙事上的革新和突破而备受西方学术界的关注,它独特的叙事理念和手法曾为一度陷入“低谷”的西方小说指明了方向。该小说突破了西方小说传统的叙事方式,启用了三个身份、目的和职能不同的叙述者讲故事。三位叙述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进行叙述,并不断拆解、推翻其他叙述者的叙述,充分地向读者揭露了该小说的虚构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维闭合式的空间结构,整个文本呈现多元化、开放式结构,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法国中尉的女人》成为了经久不衰的艺术典范。

12、这部作品使得米兰·昆德拉倾刻之间轰动世界文坛,《纽约时报》曾评论该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作品发表那一年,即获诺奖提名。

13、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二部 灵与肉

14、 王莹雪,本溪道口车间道口员。热爱书法、健身、写作、文学。

15、牧歌:我们都是被《旧约全书》的神话哺育,我们可以说,一首牧歌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幅图景,象是对天堂的回忆:天堂里的生活,不象是一条指向未知的直线,不是一种冒险。它是在已知事物当中的循环运动,它的单调孕育着快乐而不是愁烦。

16、视觉受双重限制: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和完全彻底的黑暗。——milankundera《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7、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当过音乐学院院长。

18、本书所描述的背景是1968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当时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的风潮。书中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其内在意义是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会变得比羽毛还要轻,似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这样看来,人生也是一种媚俗。

19、和拉伯雷一样,拉什迪知道:小说家与读者间的契约应该从一开始就建立;这本来很清楚:我们在这里的讲述不是认真的,即使它涉及到再可怕没有的事情。

20、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21、    电影中因为篇幅的设置,减去了许多原著中的情节。对于情爱戏的表现有几处也显得流于表面,略微局促。

22、诗化记忆:特丽莎是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托马斯在别的女人停止的地方正是从特丽莎开始的地方。

23、很久以前,一个人会惊异地听到自己胸内有节奏跳动,但从不去猜测那是什么。他还不能对人这样奇怪、陌生的东西给以辨识确定。那时的人体是一间囚室,囚室里的东西能看,能听,能恐惧,能思索,还能惊异。而人体消失之后所留存的东西,便算是灵魂。——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4、复调结构:是指作家在小说中提供多种声音,多种音调,使得小说具备了一种新的品格。第一章与五章(轻与重,托马斯),第四章(灵与肉,特丽莎),第六章(不解之词,伟大的进军,萨宾娜与弗兰茨),都有独立的、平等的,都是有同等价值的声音。

25、以下是小编已收录书籍,可以直接点击阅读哦~

26、莫言说,我只看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为了告别的聚会》,很喜欢。跟拉美、美国作家不太一样,昆德拉生活在奉行极左体制的国家。他的小说是政治讽刺小说,充满了对极左体制的嘲讽。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完全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而且,这种对极左制度的嘲讽能引发中国人的“文革”记忆,人们很容易对那些描写心领神会,很值得一读。

27、(瘦竹按:为什么人与狗之间的爱是牧歌式的,因为人对狗不会提像对人那样的要求,所谓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狗对人忠心耿耿,人不一定。)

28、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

29、音乐性:我最开始是用音乐的方式来构思《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知道,最后一章必须是极轻柔的缓板:它聚焦于一段相当短暂的平静时期,在单独一个场景中,音调是安静的。我还知道,这一部分之前必须是一段最急板,那就是题为“伟大的进军”的那一部分。

30、幸运的拉伯雷(RABELAIS)时代;小说的蝴蝶腾空飞舞,随身带走蚕蛹的碎片。当庞大固埃(PANTAGRUEL)和他的巨人的外表还属于神奇故事的过去时代,巴努什(PAANURGE)则已从小说尚未人知的未来来到。

31、我总是梦想着来一场了不起的意料之外的不忠。但我尚没有能力逃离我的重婚状态。

32、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33、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一部轻与重

34、托马斯:医生,特丽莎的恋人、丈夫,萨宾娜的情人,与众多女性的肉体关系。

35、——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36、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37、小说中有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数字“六”对于特丽莎的意义,旧礼帽对于萨宾娜的意义,贝多芬的音乐对于托马斯的意义,……与其说他们的“存在”影响并引导了人物,不如说他们本身是人物精神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贝多芬四重奏里的“非如此不可”的主题,正象征着生命之重,所谓的重是一种必然,人必得走完所有的路程,才能恍悟为什么“重”才是我们生命中真正合情合理的东西。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相对的是”能够承受的生命之重”。和托马斯更多地感受到“重”不同,萨宾娜的人生是轻盈的,她背叛一切“非如此不可”的事物——她的父亲、丈夫、爱情、祖国,大量降临于她的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但她却突然发现:四周空空如也。 

3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开始就将托马斯的问题摆在那里:在没有永劫回归的世界里,生命存在之轻。

39、这位学姐曾和我一起去看孟京辉的话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也曾在未名湖畔的长椅上闭眼听我朗诵顾城的诗。我在去看话剧的公交车上对她说,如果我有三次生命,一次愿过诗人的一生,一次愿过社会学家的一生,一次愿过流浪者的一生。想不到一语成谶,在我的半生中,我把这三次生命都过了。然而我和学姐并没有进一步的故事,因为当时我胆子太小。

40、2019年3月26日于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多功能厅,我们邀请到著名书评人瘦竹老师为读书会的书友们分享了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瘦竹老师根据PPT及当时现扬的情况,整理了这篇文章。开讲前的史地课、第一部分:关于昆德拉,根据网上资料整理而成,书友们可以作为参考了解。第二部分:昆德拉的小说观、第三部分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分析,观点主要参考了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当然,也有一部分是老师自己的理解。希望对广大文学爱好者能由此得到一些收获。

41、1948年,19岁的米兰•昆德拉考入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后,经常去听音乐课。后来又到布拉格电影学院读电影专业,并在那里毕了业。

42、一条海洋里的鱼要找到一条和自己相濡以沫的鱼,也许不是什么难事,毕竟海洋那么大,有那么多鱼嘛!可是,事与愿违的是,它没能和它最爱的锦鲤相濡以沫,因为锦鲤离开了它,去了水族馆。它也没能和最爱它的小鲈鱼相濡以沫,因为小鲈鱼离开了它,去了一片宁静的小湖泊。这就是生活的现实,人类如此,鱼类也如此。锦鲤告诉了它,生活是现实的,人首先要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小鲈鱼告诉它,人生经不起等待,海枯石烂后,相濡以沫还能坚持多久呢?

43、元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

44、韩少功:“不仅在于它表现的历史和思想对中国人有一定的启发性,而且作者那种轻巧的‘片断体’,夹叙夹议的手法,拓展了文学技巧的空间。” 

45、东欧剧变后,1993年1月1日,捷克共和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46、(影片中对萨宾娜这条人物线的处理并没有原著丰满)

47、我们一直在寻找,答案却似是而非,只知道生命中有太多的事,看似轻若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48、    年轻时的丹尼尔·刘易斯真的算的上颜值逆天,将原著中风流成性的男主角托马斯演绎出自己的风格。可能是刘易斯自带的温良气质,让托马斯人设中的“渣”属性都变的可以理解。

49、(瘦竹按:可以说,所有的伟大的小说都是梦与现实的结合,比如博尔赫斯的《南方》、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50、跟一个女人***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1、她却和托马斯有着本质的区别,她只是想证实托马斯告诉她的做爱和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显然她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可以说特蕾莎的爱情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托马斯的放纵。

52、迷途漫漫,终有一归。——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3、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54、捷克共和国,简称“捷克”,国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人口1056万,与德国,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四国接壤,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

55、《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中国大陆有两个译本,作家出版社的韩少功译本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许钧译本(许钧译本小说名译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因为韩少功本人是作家,译笔优美,我更倾向于韩少功的译本,韩少功也是佩索阿《惶然录》的译者)。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宾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以及托马斯与众多女性的纷繁、复杂的关系。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的风流史,而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轻与重、灵与肉、性与爱、生与死、短暂与永恒,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6、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在小说中重复出现了八次。

57、我突然想起了一本看过的小说中女主人公在水族箱旁看鱼时,她觉得有那么一会儿她就是这么一条鱼。是啊,有时候人和鱼真的挺像的。我也知道有一个有关鱼的故事,想写出来,可是结局是无奈而又让人唏嘘的。

58、这是米兰·昆德拉的书,大意是说生命因为能够背负起许多重量而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变得轻而又轻,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是生命所不能够承受的。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

59、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60、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

61、看一看当一个人抛弃了所有他一直都以为是使命的东西。生命中还能剩些什么。——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62、    原著小说堪称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著作。米兰·昆德拉通过描写一段爱情故事来讨论关于生命中的轻与重的意义,同时还表现了捷克在60年代的特殊历史。

63、托马斯:我爱你与我和别的女人有性关系并不冲突,不让我和别的女人有肉体关系与不让我去踢足球一样荒唐。

64、思索的小说:昆德拉将小说分成三种:一种为叙事小说,比如巴尔扎克、大小仲马等;二是描绘的小说,比如福楼拜、格里耶等;三是思索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就是思索小说。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小说也可以看作是思索的小说。

65、小说依托六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历史背景,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等人物,以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

66、这部作品使得米兰·昆德拉倾刻之间轰动世界文坛,《纽约时报》曾评论该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作品发表那一年,即获诺奖提名。

67、爱与做爱,灵魂与肉体,拯救与放逐,忠诚与背叛,昆德拉把一个个的矛盾摆在面前,“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重与轻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对立,而是如昆德拉所说:“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68、萨曼•拉什迪(鲁西迪)于1948年在印度出生,后在英国长大,2000年定居纽约。他出身于穆斯林家庭,后来写了一系列讽刺穆斯林的小说,获得很大的声誉,他的小说代表作有:1981年获英国布克奖的《午夜之子》,1989年初出版并引起轩然大波的《撒旦诗篇》和1996年的《摩尔人最后的叹息》等。

69、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五部轻与重

70、    米兰·昆德拉,男,1929年4月1日出生于捷克的布尔诺,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昆德拉主要成就获得以色列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欧洲文学奖,代表作品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玩笑》。

71、(瘦竹按: 《嫉妒》里里几乎把他的“客观化描述”理论达到了极至,不厌其烦地对窗外的风景,窗户、柱子、门、墙、地板描述,而且是不带任何情感的描述,一只被拍死的蜈蚣最少被反复提及了十多次,一次简单的进城也商量了十多次。纳博科夫对他评价很高。)

72、媚俗的典型表现:政治家亲吻婴儿的脸蛋、群众大游行等。

7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1918年10月28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74、昆德拉当然有资格获诺奖,当然,指望诺奖公正也是不可能的事,几个糟老头躲在瑞典皇家文学院里老眼昏花,就算星星砸下来他们也当萤火虫。截止我写的时候,我发现昆德拉还活着,那就是说他已经91岁了,一个脾气显然比较暴烈的老头也能如此长寿,恭喜昆德拉。

75、书中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其内在意义是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

76、——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77、费尔南多•佩索阿(1888-1935),葡萄牙作家,诗人,代表作有《惶然录》《牧羊人》等。

78、路德维克发现自己想嘲弄一些什么的企图毫无意义,没有具体的哪一个人需要对他的不幸负责,他觉得一切都是空空如也。小说在一次音乐演出中徐徐拉上帷幕,在音乐声中,路德维克获得了一种宗教般的感悟。“在歌声中,忧愁并不浅薄,笑声也不勉强,爱情并不可笑,仇恨并不怯懦。”

79、米兰•昆德拉(1929年——),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作者母语捷克文写成。而他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则是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80、在小说之外,作为一个小说创作者或读者,阅读与小说看似无关的东西,其实很重要;为什么博尔斯的小说写得好看,就是他把整个人类文明史当作他写作的素材。)

81、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82、背叛。从我们幼年时代起,父亲和老师就告诫我们,背叛是能够想得到的罪过中最为可恨的一种。可什么是背叛呢?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